第29章 做代理(2/2)

后头范丽梅把事情一说,赵临也同意,范丽霞想着这样一来一整天赵临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那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活,甚是满意了。

许小北道了谢,临要走,像是想起什么事来,“对了,丽霞姐,咱这活要想干起来,还得让范队长给我开个介绍信,我上县城办个执照,不然县供销社不敢收,那这钱咱谁也挣不着。”

赵临瞅了许小北一眼。

上辈子就是个猴,这会儿升级成孙悟空了,就没比她再精的了,求人帮着收花生是其次,骗介绍信才是首要吧。

可范丽霞没这个脑子,根本想不到这些,眼看到嘴的肥肉要没,那她哪能答应,直接上旁边屋找她爸去,一分钟没耽搁,到大队办事处就给介绍信开了章也盖了。

许小北开了介绍信回来,二叔二婶已经带孩子回家,王桂珍跟三婶在老太太屋里唠磕,身边围几个孩子。

许小北把介绍信拿出来给三婶朱凤琴,拜托她明天送到县供销社李香兰手里。

朱凤琴将东西收好,寻思半天,问许小北,“小北啊,你跟你奶一起去厂子那回,见到个长得还不错的男青年是不是?”

许小北回忆了会儿,没什么印象。

“就是差点撞你三叔身上那个。”许老太提醒道。

许小北想起来了,偷着笑,“三婶,你们机械厂是实在没人了,还是你们都不爱摸着良心说话,他那样的也算长得不错?”

“你这孩子!”朱凤琴拍了她一下,“他叫于鹏,他爸是供销科科长,这于鹏原本长得还算顺眼,就老是弄那个油腻的发型挺一言难尽的……小北啊,于鹏好像相中你了,问你三叔几回,你三叔没搭理他,又问我几回。”

“那三婶你怎么回的?”

“我说你太小,不着急找对象。”

王桂珍在一旁急了,“不小了不小了,转年都十七了,他爸是供销科科长,能给小北在厂子里弄上个岗位不?”

朱凤琴瞅了大嫂一眼,“小南转年都十八了也没见大嫂你着急。那于鹏要是个好孩子我能不跟着上心?家条件是不错,人长得也凑和,就是品质不好,天天心里头就搞对象那点事……”

而后压低了声音凑到王桂珍耳边,不想让孩子们听见,“我听说在车间里头,看着螺丝螺母都能想起那档子事来,我哪放心把小北给他。”

王桂珍恶心地呸了一声,“条件再好也是个臭流氓,那样的咱不能要。”

许老太幽幽来了一句,“桂珍,你前些日子不是相中卫川了,怎么立场不太坚定啊。”

小北一听,赶紧说自己累了,要回屋歇歇,走了。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跟那个卫川没什么,可一听他名字就耳根子发热,弄得好像他那对象真是自己搅黄的一样。

没理由的心虚,怎么回事…(⊙_⊙;)…

回房搓搓耳朵,许小北赶紧上超市划拉了一些滞销货物出来。

都是颜色较灰暗,花色较土气的保温衣和毛袜子毛手套之类的,拿出来后找剪刀除了标签,又选准地方戳了几个洞,放到一旁备用。

她家这边其乐融融的,她二叔家那头却战事正酣。

平日里许正国总是劝自己,两口子过日子没有舌头不碰牙的,看在孩子份上他都不跟贾世香计较。

可今天大老爷们实在是造了一脸苞米面没脸了,回去借着酒劲就造次上了。

起头还是贾世香起的,回到家见当家的阴沉着脸,本想来个先发制人,就说:“都说老儿子大孙子,咱妈对大孙子是好,可却不向着你这个老儿子,向着大儿子。”

许正国心里就合计了,舌头碰牙,回回不是舌头吃亏?

看来谁硬谁有理啊!

他一翻身坐起来了,“向着大儿子哪不对?大儿子大儿媳妇孝顺啊!你要是让我孝顺妈,妈也向着我!”

贾世香嘴上还不服软,“王桂珍啥时候孝顺了,原来天天不干活,妈也没说过她一句。她不就长了张会说话的嘴吗,天天把妈哄的高高兴兴的。”

“你又说那话,你有能耐你也长张巧嘴去哄妈呀,手上活不行,嘴里舌头也不行,就枕头风吹得能耐,烦不烦人,赶紧睡觉得了!”

贾世香从打结婚起,没被许正国怼过,这下子捅了马蜂窝,又哭又嚎的,一宿没让许正国睡觉!

第二天一早,天上飘起小雪,雪沫子像筛了一层面粉,把路全盖上了。

许小北起早包了白菜猪肉馅的饺子,王桂珍趁包饺子时候问她兜里钱是不是要花光了。

又说让她多攒点,好帮家里早点进城买房买户口买工作。

许小北捏着水饺没抬头,“妈,省吃俭用进城的事儿我不干,进去了也让人瞧不起,还不如留乡下吃香的喝辣的。”

朱凤琴也赞同,“大嫂,别看城里人说出去风光,那日子过得好的还真没几家。”

王桂珍还想坚持自己的想法,许老太又发话了。

就说你把你手里的活干好,一天挣你一天的工资,自己能攒下房子钱你就买,攒不下也别盯闺女手里的钱。

王桂珍也知道万一许小北甩了耙子她连工资都没了,只能忍气吞声了。

等到锅里水开,满满三大盖帘的饺子下锅,隔壁姜大娃姜二娃拿着一碗腌蒜来了。

他俩眼睛盯着锅里上下翻滚的饺子,一边咽口水一边机械地说,“我妈让给送点蒜过来。”

许小北叹口气,把蒜倒进自家碗里,“回去告诉姜婶,姐家的腌蒜还很多,不用再送了。”

俩娃无动于衷,像是没信号似的,接过碗也没走的意思,一起钉那儿瞅着锅。

小北只好让他俩等等,等到饺子出锅,给装了一碗回去。

朱凤琴看得明白,问王桂珍,“这姜家俩娃是不是总来?”

“可不是,原来总是赶晚饭点儿来,不是送点蒜就是送根葱,谁家缺这东西?可邻里邻居的,既然赶上了,不给吃一口还不好……”王桂珍也是很头疼,“正是馋嘴的年纪,咋整。”

“这可不是孩子的问题。”朱凤琴把饺子往桌上端,“大嫂没听孩子说吗,是他们妈让送的,这是大人教育的问题。”

原来晚饭来,今这是知道他们一家吃了早饭得回县里,这早饭必定有好东西,所以赶早就来了。

昨晚人倒是没来,可打孩子不让馋肉的声音恨不能满屯子都听到了,最后小北不还是主动送去一碗?

诱敌深入呢。

朱凤琴忧心忡忡地朝姜家望了望,“大嫂,我可得提醒你,升米恩斗米仇,你给他家养成这习惯,往后一次不给就得落埋怨。”

许小北把这话听耳朵里,觉得三婶说得甚是有理。

因怕雪越下越大,吃过早饭许正军一家就赶早车回县上了。

许小北这才回屋把保温内衣拿出来,给家里人都召一起,一人分一套,还特意交待王桂珍千万别上外头显摆去,“这东西是人香兰姨当处理品卖给我的,妈你要是说出去了,搞不好人家会受处分的。”

王桂珍拿着三层保暖衣爱不释手,“这你放心,不该说的我肯定不说……小北啊,这怎么就是处理品了,我看着挺好啊?线衣线裤还能做成夹棉的?我还第一次听说。”

许小北把不起眼的地方翻了翻,“这不是有几个洞吗。”

下手不够狠,她妈一眼竟没看出来。

王桂珍赶紧让许小南把针线取来,把每套保温衣都仔细缝好了,王桂珍自己先换上了。

“妈,这衣裳真好,又暖和又软和。”王桂珍摸着保温衣冲许老太说,催老太也换上试试。

许小北刚帮许老太脱了外衣,聂二柱过来送鱼在外头喊许小北,小北连忙推了门出去。

天冷后鱼不好抓,聂二柱今天算运气好,弄了一桶,就给送来了。

许小北正想跟他聊生意的事,把鱼倒出来后,给了聂二柱三块钱,“二柱,往后你给我送鱼,这样一桶我给你三块钱,不过你得给我收拾出来,把鱼肠鱼肚弄干净,还得洗干净。”

聂二柱把钱往回推,“你没时间弄这些我就手就弄了,不用额外付钱。”

“这不是额外付的,你出了力就该收这个手工费。”许小北把钱塞聂二柱兜里,又问他,“还是砸了冰窟窿抓吗。”

“对,砸完了下网抓。”

“那我给你出个招。”许小北想了想,“你找赵临同志问问,能不能做出个自动鱼笼出来用。”

前一世许小北所在超市去山庄搞团建时候,她见赵临用过那种鱼笼,下到河里后,不用人管,过几个小时来收就成。

鱼笼原理很简单,她相信赵临能搞定。

“冬天下河时间久了人容易得风湿病,有了这个鱼笼,隔几个小时过来收一次,鱼好抓得很。”

二柱一脸惊喜,“行,你这主意好,一会儿我就去问。”

说完,他挠挠头,“小北,我妈给我张罗了一门亲事。”

小北挺高兴,“这是好事啊,你早该找个对象结婚了,不然往后屋里没人,后背痒了都没人给你挠,用完老头乐你自己不心酸?”

其实聂二柱听她这话才心酸,这段日子好比抽大烟的强脱瘾,心里头也死去活来好几回。

不过他也深知自己配不上许小北,于是彻底死了这条心,定位以后他们的关系只是合作愉快而已,拎起空桶要走。

“对了二柱。”许小北在他身后又说了一句,“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你自己这么抓恐怕供不上我的货,不如你给我做个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