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徐朝对江南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烟雨蒙蒙的天气,稀稀拉拉的细雨,就是不给你个痛快。

温度比北京高了不少,但是比北京更难熬。

闪电划过,照亮大半个屋子的时候,熟睡的秦妗似乎有所感觉,害怕般地往徐朝怀里躲。

徐朝哑然失笑,两个人分被而睡挤在一张小床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体温高,小姑娘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滚进了他的被窝。

温香软玉,身娇体软。

徐朝的睡意立马就消散了,轻轻起身,欣赏着女朋友的睡颜。

脖间、耳后还有昨晚留下来的痕迹,微红的一片。

想起昨晚让人脸红的画面,徐朝的眼眸又暗了。

双手忍不住使了些劲,看着小姑娘似乎有醒过来的迹象,又松手。

来回几次,最后折磨的还是自己。

适可而止还是乘胜追击。

还没等他想明白,天亮了。

秦妗的老家在苏州县区下的一个小村镇,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不同,这里才是真正江南美景的模样。

小桥流水,青砖白瓦。

秦妗很小的时候在这里呆过几个月,只不过秦父的工作定下来后,秦母马上带着女儿离开了老宅。

两座城市距离不远,但是秦妗一家人回来得也并不频繁,甚至秦妗在上海读大学更近时,也就是一两个月才来一次。

除了那个不待见他们的大伯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母的娘家。

想到什么就来什么,看到第二任舅妈探着头往车内找人时,秦妗的心都到嗓子眼了。

“怎么了?”

特殊的玻璃材质,外面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就这样,小姑娘还是蹲在了副驾前面的一点点缝隙中。

长发洒落在面前,完全遮住了面孔。

徐朝又回头看着那个女人,身量不高,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可见日子过的并不富裕。

后面还跟着一个同样柔弱的女孩,领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了一辆三轮车。

看不清正脸,徐朝也猜不出他们和秦妗有没有亲戚关系。

“走了,出来吧。”

再次听见徐朝确认那个女人已经离开后,秦妗才撑着座位起来。

短短几十秒,秦妗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脑海中飞过母亲讲述陈年往事时悲伤的画面,强势的母亲只有在这件事上才会显露自己的脆弱。

等车子又驶上大路,秦妗才组织好语言告诉他缘由。

“我第一任舅妈是第二任舅妈前夫的亲姐姐。”

秦妗郁闷地向他解释两任舅妈的关系,而且,第一任舅妈还是母亲的闺蜜,两人同进同出七八年,比自家亲兄弟的关系还要亲近。

这也是为什么舅妈自杀后,母亲立马和家里断绝了所有关系,辞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抱着还在襁褓之中的自己,跟着父亲去了杭州。

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尤其是秦母还是这对的媒人。

秦妗就是在舅母跳楼那天早产的,她的生日就是长辈的忌日,不仅如此,她的名字也是由舅母的婧改为妗。

“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是这个来历呢。”

拿女儿的名字来表达对好友的愧疚,让兄弟痛苦一辈子。

徐朝挑挑眉,确实像是岳母大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秦妗没听出徐朝语气中的赞赏,又给他讲了,因为这名字,在父亲家引起的轩然大波。

秦家子孙无论男女,都是按照族谱取名。

当初大伯母特地请人算的好名字,都被爷爷否决了。

她这名字不仅入了族谱,奶奶当时可怜母亲,还请了月嫂照顾她。

这样的区别对待,直接把大伯母气到住院,父亲拎着东西去看望也被赶了出去。

从那以后,两家人就算真正撕破了脸,来往逐渐变少。

明面是因为名字的事情,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

徐朝作为未上门的女婿不好评论这样的家事,只是车子驶过那辆车时,忍不住往里面瞥了一眼。

泥泞的乡间小野,雨水打湿后泛着潮,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过年走亲戚的人多,外地车子都停在了村口新建的操场上。

秦妗一下车就被认了出来,不仅仅是和秦母七分相似的长相,更是因为秦家老大媳妇早早在村里宣扬,弟妹一家终于有人回来过年了。

她心里对大伯母仅存的一些愧疚也消失了。

老宅在村子里的西北角,秦妗带着徐朝走过去时,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尤其是还要在路上回答邻里为什么这些年不回来的问题。

秦妗在此刻庆幸,幸好是她回来了。

无论是村里人的闲话还是后舅母的出现,哪一个都能让母亲抓狂。

不过,秦妗他们到的时候,在门外就听见了激烈的争吵。

小姑姑看见他们到了,干脆把老两口叫出来,把屋里腾给那一家人。

秦妗看着在院内的人,就知道是大伯母一家又闹幺蛾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