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2)
徐朝原想多在上海呆几天,本来这些年就一直忙工作没怎么休息,年假也足够多。
只不过正好卡在年底这个点,各个部门都是最忙的时候,把小姑娘送到海南后,徐朝就赶着最近的航班回了北京,连午饭也没留下一起吃。
海南的冬天是最舒服的季节,吹来的风中也带着暖意。
秦妗刚到家后就脱去了厚实的毛衣和外套,一身秋装简简单单地就出门送徐朝了。
“妈,都走了。”
出租车驶出去好远,秦母还在踮着脚眺望,仿佛离开的是她的亲儿子。
秦妗心里有些吃醋,她还没享受到这个待遇呢。
“我听说,徐朝又升职了?”
乘龙快婿。
之前的误会确实让秦母有些恼怒,但是不影响徐朝在她心里的印象。
尤其是女儿昨天算是昭告天下地宣布恋情,她觉得两个孩子确实是按照她们所期待地那样发展,至少很认真。
“好像吧。”
秦妗对他的工作不了解,前两天为了挽回她还说要辞职,秦妗姑且就把这话当作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放在心上。
母女俩也不着急回家,绕着小区外面的马路散步。路上不少东北人在这里,操着和祝梦溪一样的口音,秦妗听着很亲切。
上次短短几个小时也没来得及多聊,趁着在外面,秦母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女儿。
“初五吧。”
秦妗翻着群里的聊天记录,堂哥的女朋友大概就在那两天上门,作为长辈,秦母也应该去帮忙长眼。
不过……
秦母一想起那个和她不对付的大嫂就歇了回去过年的心思,扣扣搜搜的,小气还不让人说。
又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告诉秦妗那一家人的所作所为。
“从彩礼就开始看我不顺眼,那么没办法的呀,谁让她结婚早,我们那个时代要求的东西不一样了。”
“你出生的时候,爷爷送的一把长命锁把你大伯母羡慕的哟,和你奶奶闹了多少次,最后也补给他们一个。”
“还有,过年压岁钱几个孩子都一样,她非说长子长孙要特殊,还以为这是古代呢。”
“每次我们回苏州,不出两小时她也到了,就怕老爷子补贴我们>
母亲和大伯母的帐要追溯到她出生前了,秦妗也是打小听这些长大的。
虽然和堂哥关系还不错,确实因为母亲的影响,对大伯母印象并不好。
“过年叫你爸爸过去。”
秦母虽然生气,但是不会拦着丈夫回家尽孝心、走亲戚。
秦妗撇撇嘴,父亲对大伯一家的意见比母亲还大,更不可能为了堂嫂上门专门过去一趟。
路上遇到了好几个秦母的学生,看着和她有七分相似的面孔,就知道这是晋老师常挂在口上的女儿。
在老师面前,活泼的男孩笑眯眯地叫着秦妗小姐姐,还要联系方式,最后还是被秦母多布置几张试卷才罢休。
这一打岔,秦母的心情倒是好些了,也不再想那些家长里短的糟心事。
“我可知道徐朝临走前什么意思了。”
秦母打趣着女儿。
秦妗在外面经常被人要联系方式,就是是秦父在旁边,胆大的男生也会赌一把。
“呵呵。”
秦妗做了个假笑男孩的表情,表示对母亲的戏弄并不在乎。
也不知道徐朝怎么说出口让丈母娘帮他盯着其他男人,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秦母显然很得意自己的作品这么受欢迎,吹嘘着自己当年的风采。
“我那时候可是班花,多少男生给我写过情书。”
“你爸除了脾气好点,没什么优势。”
“当时我也是不懂事,被你爸骗到了。”
“要是知道有你大伯母这样的妯娌,我宁愿找个高中毕业的>
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个话题。
秦妗仔细思考了一下,父亲除了这家奇葩的亲戚外,母亲也没有其他可抱怨的了。
母亲看上父亲,有很多原因,但是父亲看上母亲,除了长相外,恐怕就是这个脾气很对他的胃口吧。
秦母还不知道女儿在想什么,她还在感叹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容易,好在秦妗过两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他们也算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
秦父开门时,不知道为什么两位祖宗看他的眼神那么不同,尤其是女儿的,感觉他像是个可怜人。
当秦妗在餐桌上宣布母亲的决定时,秦父当场就放下筷子,开口反驳这个想法。
“我一个大男人,去看侄媳妇?”
拿着他的钱,把母亲气到住院的事情,他还没和大哥一家追究呢,这时候他再去给他们长脸?
好脾气的秦父心里也不痛快,沉脸的神情和徐朝有几分相似。
“没有人去的话,闲话又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