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契约(小修) “好生演戏,莫要有旁……(2/2)
姚录在隔壁没听清,杨知府却听清了。
“什么?你们竟三年入不敷出?!”
沈如是一脸无助一脸悲伤,“是啊,谁信呢?可事实如此。这桩生意,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这其中的无奈,连隔壁姚录都听住了。
她继续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天风楼自从风光之后,被人引做谈资处处比较,我同毕三姑见状,自然不肯服输,总想往更大更胜里做,每年投出的银钱十几万不止。我同毕三姑都以为这般砸钱,总能赚的更多,谁想到年初,要为五月戏期采买锦缎作戏服,却拿不出钱来了,还要去钱庄借钱我二人这才慌了神,再一查账,竟然入不敷出三年了!”
杨知府听得直愣。
他有些不敢信,但看沈如是满脸悲色,全是为难,眼泪更是在眼眶里含着,说掉不掉的,杨知府也是不得不信了。
“哎呀,你们好糊涂!前两年你们大肆采买修楼盖院的时候,本官就觉得不对劲了,总想着你们还能差了进项?没想到还真是入不敷出了!这可怎么办?”
沈如是垂下眼帘,“也没什么旁的办法了,只好关门散伙,总得把最后的工钱都发给大家。”
她说完,指了那一大箱子银钱。
“这些钱,恐也是天风楼最后给官府交的税了。”
最后的税。
这句,一下戳到了杨知府。
天风楼开不下去了,以后每年的税钱都没有了。
杨知府突然做了个重要的决定。
“不成,多少人靠着天风楼活下去,你这天风楼不能散!今日正好那税课司的姚大史不在,我做主,把你这税免了!你拿着这些钱好生盘一盘天风楼的生意,怎么就不能盘活了?!”
隔壁“没来”的姚大史,一口吐沫差点把自己噎死。
这杨知府大包大揽,那税钱怎么办?谁出?
沈如是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首辅新政,税钱必得交上,大人可怎么办呢?”
杨知府让她不用担心,“本官有办法。”
大不了,自割腿肉呗!
可不能让天风楼这个大聚宝盆散了。
杨知府打定了这个主意,沈如是带来的一箱子银子,是怎么都不肯收了。
沈如是看向杨知府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敬佩,杨知府自割腿肉的疼,都在这眼神中消减了不少。
隔壁姚录哭笑不得,杨知府就差没另外掏腰包补贴天风楼了。
姚录刚这么想,隔壁就传来了杨知府的声音。
“你们天风楼今年五月的戏不能停了,你要是缺钱,本官也能帮你想想办法。”
姚录差点一口气呛出来,但他突然问了章纪堂一个问题。
“大人,天风楼在京城借钱,不会是真的因为三年入不敷出吧?”
这话一出,章纪堂低笑了起来。
“怎么?连你都信了?”
一句话让姚录回了神。
天风楼风光无限,毕三姑穿金戴银,岂能穷了?
沈如是这番,根本就是在杨知府面前装穷。
偏偏人家一个“穷”字都不带,他都险些信了。
姚录心里咚咚咚响了几下。
“那花魁沈如是,当真有些作戏的手段!”
他又看了一眼首辅,首辅微微侧头,比方才神情更加专注了,好似再听下面沈如是如何回应。
只听隔壁隐隐传来了沈如是感动的声音。
“知府大人这样的父母官,可要我再去哪里寻?天风楼要是此番能盘活,是万不能再拖累大人了!”
还好。
沈如是还没黑心到真的要杨知府的钱,不过,话也没说死。
他不禁替杨知府捏了把汗。
而余光看到了那位首辅,似乎也微微松了口气。
事情谈到此处,便谈的差不多了,杨知府要派个师爷帮天风楼看账。
姚录心道杨知府还没傻到家,谁想到那小女子七转八转地,竟又婉拒了回去,杨知府也没发现异常。
戏听到这里,姚录未免有些心颤。
可真是个厉害的主!
隔壁,杨知府安顿好了天风楼的事,就赶忙走了,应对满城的风言风语。
沈如是也一道离了去。
她本想同杨知府一道下楼,眼角却瞥见隔壁雅间的门半开着。
她眼睛一转,止住了要过来的丹竹,自己往楼梯的方向走了几步,步子声音不小。
就在这几步过后,她提起裙摆,小心翼翼地又退了回来,退到了雅间门口。
隔壁的门仍旧半开着,门里的人也准备离去了。
姚录喝了两口茶,低声问章纪堂。
“大人觉得,那沈如是够格了吗?”
章纪堂微微点了点头,“是个聪明又会演的。”
但他说话的时候,眼中尚有几分顾虑。
姚录正要问,章纪堂已经起了身,姚录不便再问,连忙拉开了门。
章纪堂一步迈出门去,忽然有了什么预感,他转头向一旁看去,目光微沉。
迎面依栏而立着一个素衣女子,她的帷帽拿在手上,一张洁净而明媚的脸露着盈盈笑意,看过来的目光透亮而惑人。
她开了口。
“首辅大人安好?”
章纪堂又回到了方才听壁的雅间。
被沈如是反手抓到这事,他着实没有料到。
只能说这女子,着实有些机警聪颖。
姚录亲自上了茶水后下去了。
章首辅脸色不见一丝起伏,兀自端起茶盅轻拨茶叶。
他这般,房中莫名有了黑云压城之感。
沈如是倒也不怕,静默坐着,如常饮茶。
章纪堂见她这般沉得住气,暗暗点头,可却也不能给她什么好脸色看,免得她恃聪慧而生骄。
他开了口,嗓音低压而冷清。
“沈如是,经年不见,生意做得得心应手。”
这话是暗示了沈如是,方才作戏骗人已经被首辅识破了。
沈如是微微一笑,道,“大人谬赞,生计所迫而已。”
若不是被你首辅新政相逼,何至于此?
她绵里藏针地小小刺了章纪堂一下。
在朝堂之外,还敢这般挠他的人可不多。
章纪堂不由地掀起眼帘看了过去。
女子半垂着头,光洁的额头上生着绒绒细发,一如那清秀的远山眉。
她鼻子生的极好,高挺类似胡人,鼻尖却又精巧,同那温婉的下巴一般,令人莫名生出些怜惜来。
就如同七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便瞧中了她
但是,相貌令人生怜并不是真的需要人怜,尤其沈如是这种有手段的女人。
世人多会被相貌或说美色蛊惑,章纪堂可不会。
他直截了当。
“我此番来开封,是特意寻一个同我搭戏的人。”
他说着,看向沈如是。
沈如是微微一怔,猜到了章纪堂是冲着她来的,却没想到原来是试探。
他要找人搭戏,又说她可以,所以用他首辅新政对准了她,以作考验?
他就赌定她愿意?还是说,他根本就查到了,她此刻正欠着债呢?
沈如是又气又好笑,面上不露半分。
“不知首辅大人开价几何?”
她这般爽快地问价也在章纪堂的意料之内。
她向来是看钱办事的。
章纪堂伸了手指。
“我出白银两万两,事成之后,再加一万。”
话音落地,沈如是眼睛都亮了。
这买卖可真不错。
但沈如是想到章纪堂对她的算计,心下一转。
“首辅大人觉得,小女子的戏就值这个钱?”
话音落地,章纪堂愣了愣。
她缺钱,还要到京城的大钱庄借一万两周转,此时竟看不上他出的这个数?
“你要多少?”
那小女子伸出了手来,白净细长的五根手指定定落在章纪堂眼下。
章纪堂一下就笑出了声。
“五万两?你就不怕吃不下吗?”
那小女子微微歪了头,什么都没说,下一息转身就走。
“那便算了,小女子也是日理万机,恕不奉陪了。”
好一个沈如是,好一个大花魁。
章纪堂就没见过这么能打会算的黑心女子。
但他还真就急着用人。
就在沈如是走到了门边的时候,章纪堂叫住了她。
“回来。”
沈如是笑盈盈地转过头来,男人开了口。
“应了你便是
契约就这么口头达成了。
沈如是问了问时间,章纪堂答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又问及具体做些什么。
章纪堂默了默,回答了她一个字――“妻”。
沈如是一怔,不禁抬头看了章纪堂一眼。
男人走线硬朗的面庞,比七年前更显冷峻。
他竟需要人扮演他的“妻”,这等不同寻常的身份。
这该是一出怎样的大戏!可她这一眼的惊奇打量,也落进了章纪堂眼底。
男人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落在茶几的指尖微敲。
就在沈如是抬起笑脸,准备答应的时候,他冷不丁开了口。
“好生演戏,莫要有旁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