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1/2)

绿油油的大晋江,遍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竟然会有这种充斥着“目的、方法、结论”的严肃文学谁用报告体写小说啦!

瓜民们简直能从字里行间看到毕业导师凝重的脸,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什么打脸虐渣小白花巅峰对决,有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今天要教大家从零开始学习

这根本不是小说。

它还真的是一篇日记!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终于能从日记里提前预知韩老师的新剧本主题,这部剧本板上钉钉的是一部优秀的教育片。

对,教育。

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在心里歌颂支教老师爱的奉献,哪怕瓜民最反感在电影里遭受教育,也要给韩老师的剧本划出电影票预算,随时向预售发起冲锋,抢首映c位!

外界已经为小道消息激动起来,韩训的剧本却一个字没动。

他满心满脑觉得山区的小孩子无辜可怜,然而“可怜”并不是他想卖弄的情感,以至于文航想要的支教剧本,在韩训心里成为了巨大的深坑。

特别难写出新意。

毕竟,各种经典电影曾经声情并茂的讲述过村小、乡村教育困境,描绘了感人肺腑的师生情。

但是十几二十年过去,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师生情仍旧存在,不过是换了主角,彷佛没有尽头似的,一次又一次轮回往复。

韩训不觉得感动,他对这样的故事感到疲惫。

贫困地区的教育,单纯依靠短暂支教永远无法解决,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严齐一样,扎根下来,好好把学生们教到毕业,给他们幼小心灵带去走出乡村的希望。

韩训擅长的是人物故事,一个人的挫折、诉求、改变,或者一个团队的挣扎、磨难、奋斗。

而不是去歌颂支教这件事,宣扬人类的短期善良。

终于,韩训跟文航打了招呼,关掉摄像机,打算和严齐单独聊聊。

他们生活在一起,韩训差不多摸清了严齐的脾气。

开朗、执着、有耐心,不像是一个因为失恋怒走深山的不理智年轻人。

可他这样不理智的做了,反而令韩训无比好奇。

韩训对他坦诚的说:“严齐,我不想写淳朴大学生和乡村小学生的师生感情,我单纯的只想写你。你能不能和我讲讲,当初为什么来这儿,又为什么不走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