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见故人(2/2)

姜灵洲闻声,侧过头去,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回殿下,奴婢二人是在这鱼藻宫内侍奉您的。”染紫答道。

“侍奉?”姜灵洲挑眉,道,“替何人来侍奉我,又是在何处侍奉我?”

染紫显然是被训教过的,答得有条不紊:“这些事,公主殿下日后便知道了。近来,主子在忙些别的事。日后,殿下定有机会见过那位大人。”

虽是答姜灵洲的话,却也和未答话没什么区别,什么有用的都没说。

姜灵洲四处走了走,见这宫殿倚水而建,风光极好,却只有一处门。那门外重兵把守,凭借她弱质女流之身,是决计出不去的;更何况,她也不能损碍了腹中孩儿。

正当她反复看着窗外湖光山色之时,忽听得一道悠长竹音,是那熟悉的《红豆》之声。这竹音犹如平湖微波,能让观者心渐静谧。她听着《红豆》,心思也渐渐安定下来。

既对方无意伤她,她便暂且只管坐着养胎就好。

傅徽这一路大张旗鼓的找侍女、住驿馆、请大夫,她不信萧骏驰还会发现不了她的踪迹/>

染紫与澄碧被调|教得极好,平素不言不语,安安静静的,叫人几能忘记了她俩的存在。做起事来,也是手脚勤快、稳妥得当;染紫擅梳发,能挽各式玲珑发髻;澄碧好眼光,会挑各色衣衫收拾。服侍她的时候,也甚为细心。姜灵洲现在有些挑厌饭食,她们便仔仔细细地记下了姜灵洲吃过什么、用过什么,次日再命人精心烹调了同样的食材来,只望她多吃一口。

将她们送来之人,想必也费了一番苦心。

即便齐国在南,天气也是日渐严寒的。姜灵洲来到这鱼藻宫时,已是深秋时节。从雕花窗扇望出去,便能见到一山半凋树木;住了未多久,那满山的枝叶便光秃秃的了,格外萧条。唯有山下的如镜湖面上,尚转着几片飘落的叶子。

姜灵洲有空时,也问过染紫与澄碧,她来此处是为了什么,这鱼藻宫的主人家又是谁;可这两个婢女将谜底掩得严实,从不会轻易吐出答案来。

“公主隔些日子便会知道了”、“以后公主定然会见到的”,便是她俩最常说的答案。

得不到答案,姜灵洲觉得索然无趣。

好在,这准备宫室之人倒算是悉心,案格上摆放的书籍无一不是她从前爱看的类型;有史书传记,亦有风物游记,拿来打发时间也不错。若是实在无聊,还能在窗前练会儿字。

姜灵洲素来有在晨间写大字的习惯,写了七八日后,她便见着那一叠宣纸下,压着一张字,上书两句诗,写的是“旭日初落近螭头,满阶素光映红衣”。这是两句未完的残句,字迹细瘦隽永,如柳枝长舒。

不知怎的,姜灵洲看到这句诗,心底便隐隐冒出一个人的名字来。这名字令她有些心烦,她竟极是暴殄天物地将这张诗粗暴团了起来,随手掷出了窗外。

每夜入夜之后,天色昏沉,鱼藻宫外定然有吹竹之声响起。一曲《红豆》,反反复复,不知吹彻了多少个难眠之夜。

日子一点一点过去,姜灵洲原本坚定的心底有些动摇了。

若是此地在魏,那萧骏驰怕是早就掘地三尺,将宫殿的主人翻了出来;可是这是齐国,纵使萧骏驰还未被削权,仍是那个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也无法将手伸入齐国来。不然,她的父皇与皇兄准会让萧骏驰好看。

偏偏这宫殿的主人迟迟不露面,叫她也无计可施。

若是真见到了主人家,兴许还能凭着她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别人回心转意。

眨眼间,日子又严寒了一些。这座城飘起了细细小雪,窗外的山林覆上了薄薄霜色,像是盈了一层纯白羽毛。她的月份越重了,因此,除了每日吃食之外,鱼藻宫里还会来一位老大夫,替她安胎看脉。

每日的生活都是重复枯燥的,这多少有些惹人烦。

终于有一日,这处宫阙里有了哪里不同――

姜灵洲正站在窗前,望着山下湖水之时,忽听觉礼乐之声。那礼乐之声庄重而盛大,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之意。板弦声里,混着礼官奏时之声,显然,这是一场婚典。

鱼藻宫里,虽能听见那遥遥往来的热闹之声,可宫殿里却是极清冷的。就算推开了窗户,也只能看到满山飞雪罢了,见不到一丝一毫喜庆的红色。

姜灵洲问染紫:“这是鱼藻宫的主人娶妻了?”

染紫答道:“公主以后就知道了。”

姜灵洲微蹙眉,道,“这主人家真是好生无礼,把我掳来,自个儿不露面,却痛痛快快地娶妻去了。真不知道娶的又是哪个倒霉姑娘?”

染紫又答:“公主以后就知道了。”

这染紫像是个泥巴人偶似的,来来去去只会说这句话。萧武川养的那只鹦鹉还会变着法子说句“倾国倾城”呢。只可惜,她却不能开了宫门,把这个染紫也放出去。

入了夜,那丝竹喧嚣之声终于淡了下去,宫阙复归了宁静。她推开窗,便看到湖面上依旧一片细雪乱舞,满山都是皑皑皎白之色。一轮如盆满月高悬在天户之中,散发着柔和光辉。

她抚了下腹部,喃喃自语道:“春儿啊春儿,若是不巧,你在此地出生,也不知道该算你是魏人,还是齐人?”

转念一想,这孩子既有萧家血脉,又有姜家血脉,真可谓是天生贵胄了。到时候,也不知该继承父王的封地,还是母妃的封地?

论大小,当然是竞陵郡更大些的;但她的河阳邑却胜在良田丰饶、土地肥沃,乃是一块天府之地。若是坐拥此邑,以后自然是吃穿不愁的。

春儿如是个女孩,以后封个“河阳郡主”之名,倒也是不错。然后,她便可教她读书习字,跳舞弄筝。

也不知会生得像她,还是像萧骏驰?

萧骏驰身上可是留着草原羌部血脉,若是孩子长得像萧骏驰,岂不是也会如格胡娜那样五官深邃、明艳动人?

若是如此,那也不错,可令萧骏驰教她骑马射箭,做个武功太延第一的贵女。只是,性格可千千万万不能变成格胡娜那样,成日里打扮成个假小子模样,四处对着漂亮姑娘笑,那她会疯的。

就在此时,姜灵洲听见宫门开启时的沉闷响声。

她不回头,依旧望着窗外的飞雪,道:“是赵大夫来了么?我今日没什么不同的,开了药便回去吧,我叫染紫去煮了。”

然而,背后却并无人回答。

姜灵洲像是察觉到了什么,慢慢侧过头去。终于,她见到了自己身后的场景――

宫门大开,门外是白玉长阶铺着落雪与月华。夜色如溶,满月溢辉。一名男子立在洞开门前,着一袭大红礼衫。那红似焰色,又如画上丹朱,刺目得很。他的肩上落了雪,化开的水濡深了大喜的礼服。

姜灵洲的目光,自那男子的宽袖处向上掠去,终于看到他略显苍白文秀的清俊面容,还有束以玉簪的乌黑长发。

姜灵洲的口微微一张,又合上了果然,他还是如她印象中一般,似皎洁月辉,又如风中萧竹,透出一身隽雅清贵来。

她勉强露出个浮在表面的笑,声音涩涩的:“安庆王,今日是你大喜之日?那还真是恭喜了。”

她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刘琮重逢。

刘琮向前踏了一步,姜灵洲便向后退了一步。于是,刘琮便站定了,再不向前。他掸了掸衣上落雪,声音平和,宛如无澜静池:“河阳,我只是来与你说几句话罢了,不用如此忌惮。”

“想说什么?”姜灵洲问,“大喜之日,你不在洞房里陪着新娘子,却跑到我这个妇人处,叫人看了难免笑话。”

“我……”刘琮慢慢低了头,从袖里掏出了什么,原来是个被揉皱的纸团。他将那纸团慢慢展开,露出不成痕迹的两句字来,声音清浅,“我只是来与你说,这两句诗还未作完,你便急着扔了。应当还有两句的,是你在华亭出嫁之日,我推敲作出――‘水精玉蝉拨弦手,嫁与瀚海劝狄酒’。”

姜灵洲见他果真没有再向前踏一步,绝不逾越雷池,这才微微向前,道:“安庆王文采果然不输当年。……快些回去陪着新娘子吧。”

刘琮扯了扯嘴角,俊雅的面庞浮出一层苦涩来:“她怕是不大想见到我的,听闻嫁来召城前,她曾两度逃跑,最后还是被她兄长捆上了花轿。”

他这说法,让姜灵洲微微愕然。

现在刘琮身份不比当年,将自己姊妹嫁给他的人,必然是抱着要在刘琮身上赌一把的念头。如此一来,那嫁给刘琮的女子也确实毫无幸福可言。

“所以我想,与其令她看我生厌,倒不如来河阳这里坐一坐,也好过她在枕旁放一把小金刀。兴许雪停了,我就回去了。”刘琮说。

“你娶的人是谁?”姜灵洲问。

“是河阳的熟人,”他答,“大魏贵女格胡娜。”

作者有话要说: 8虐男女主8虐男女主,坚持给他们开金手指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