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择日不如撞曰(1/2)

第二天李问回到书院去拜见先生,书院早就接到了他们考过府试的消息。这一 次他们安麓书院去参加府试的有十几个学生,考过府试的竞然有六个人之多,是比 往年的人数都要多,往年最多也就两三个学生考过,今年足足多了两倍。

并且今年府试的案首也是他们安麓的学生拿下的,书院的先生们得知了这个消 息都很高兴。

“学生见过先生。”李问对先生行了一个礼,说道。

“坐。”蔡康伯的脸上难得的都露出了笑,李问在位置上坐下来,蔡康伯说道 ,“先生知道以你的成绩,必然是能考过这一次的府试。这一次知道你拿下府试案 首的名次,还是让先生大为一惊。”

“学生不负先生所望。”李问今天到先生这里来,第一是说这一次府试的事, 还有就是他打算明年参加院试的事。

蔡康伯听到先生准备参加明年的院试,并不感到惊讶,说道,“先生已是预料 到你这一次过了,必然是会参加明年的院试,既然你决定了,先生也不会劝住你。

“有一句话,先生不知当讲不当讲,以你如今的成绩,你若继续留在清平,必 然是会限制到你。你家中的情况先生多少也知晓一些,若是你家中条件好些,先生 必然是推荐你到南阳去读书,南阳比清平自然是要更好。”

在清平镇这个小地方,安麓书院是最好的书院,在这里面教书的先生最高也只 是秀才的出身。以这个孩子的资质,两次连着都拿到了案首的名次,是很有希望拿 下下一次院试案首的名次,若是有更好的先生教导他,日后必然是会更上一层楼。

“学生了解先生的苦心,这些年父亲供我读书已是很不容易,到南阳去山长水 远,花费必是要不少。再者,学生年纪尚小,家人必是不放心学生到太远的地方去 读书。”李问能理解先生的意思,先生建议他到南阳去读书,一来那里的先生的水 平必然更高,二来周围的同学成绩肯定是更好,他能够学习的东西更多。

只是以他家里如今的条件有限,再加上他的年纪太小了,不好离开父母到太远 的地方去求学,家中父母长辈必然是会不同意。

李问是打算在这边读两年,等到他考过了院试拿了秀才的身份,再做下一步的 打算。

“嗯,也是。既然如此,你就留在书院安心读书吧,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尽管来问先生。你们去府城考试的一路辛苦了,你回去家中休息个几日再回来书院 读书吧。”蔡康伯说道。

“学生谢过先生。”李问起身,对先生行了一个礼,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跟 先生辞别了后,他就出去了。

回去李问也不会同他阿爹说起先生说过的话,如果让他阿爹知道了,怕是心里 会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李问自己当然知道,好的老师和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提升会 有多大的好处,但是目前他们家中的条件还不达到让他选择更好的,不如就暂且如 此吧。

新房已是起好了地基,中途因为他阿爹陪他到府城去考试,没有人管这边的事 情,就停工了一个月。等到他们从府城回来后,才是继续动工。

按照这个进度,在七月之前他们就有望搬到新房子去住。

他们旧屋这里睡的床都已经老旧了,他睡的那张还是小床,现在谁还可以,再 过几年他长高就睡不下了。既然这新房子在盖了,床柜桌椅也就要一并请人做,不 然到时候房子盖好了,屋子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李问就同他阿爹提起请人做床柜的事情,他阿爹就同意了。

不过是这个图纸是由他来画,到时候再请人做。

他阿爹还担心会不会影响到他读书,李问同他阿爹说道,“不会的阿爹,先生 给我放了几日假,让我在家休息几日。正好我放松放松,做点别的事情。”

“那就好,你要弄就弄吧,好咱们请人做。”李山谷见孩子要帮忙,就答应了

家里那边在盖房子,李问也会跑过去看看,他要帮忙干活大家都吓了一跳,拦 着不让他干。

夏至一过,不知不觉中夏天就到了,天上的太阳越来越大。

见这个天气太热了,干活的人都出一身汗。家里盖房子的事情李问也帮不上什 么忙,回去李问同他阿娘说,让他阿娘熬点绿豆汤,绿豆汤可以请热解暑,这个天 气喝正好,送过去那边给大家喝。

不过绿豆汤寒凉,他阿娘如今怀了身孕,李问是叮嘱他阿娘少喝绿豆汤,喝多 了对身体不好。

李问发现这一次他考了府试回来后,村里的长辈和大人们都把他当成了镇村之 宝对待,就盼着他给他们李家村考一个秀才回来,这个认知让李问有点哭笑不得。

谁家的小子不听话的,妇人一边拿着鞭子抽自家小子,嘴里一边在说,“你瞧 瞧你,再瞧瞧人家三宝,多像人三宝多学学……”

村中一半以上的妇人打儿子都是拿李三宝来做榜样,家里这么一个不省心的, 再对比人家孙怡生了一个儿子就这么有出息,不对比不知道这一对比心肝都要气 炸。

怎么同样是生儿子,别人生了一个好儿子,她就生了一个生来克她的?再想人 家李三宝等明日就考个秀才回来了,他家这个除了惹是生非什么都不会,真是要气 死她了。

李三宝,李三宝又是李三宝!

被揍的小子们一个个对李三宝都怀恨在心,他们是不知道,在未来他们都逃不 过“李三宝”这个魔咒。

这一些事情李问本人是不知道的。

家里盖房子的事情不用他帮忙,趁着这几天放假有空,李问就骑着小毛驴往他 师傅那里过去了,在他师傅这里住两天,还跟着他师傅上山去打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