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九章 提出土改(2/2)
董贤的脑子闪过一个可能,李问这小子该不会是从这些数据里面,可以看得出来,近十年来,随着大成的稳定,大成的 人口逐渐上升,开发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多的。”李问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那 么按道理来讲,是不是开发的土地越多,耕种的土地越多,国家收上来的x税应该 越多才是?”
是这个道理。
朝中的官员们听到这话,有人下意识的点头。……他们点什么头了!还不知道 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了赋税?难道是想提高赋税,增加财政收入?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失为一 个好办法。
李问强调了一个“但是!”
“从户部近十年来的财政收入的数据来看,国家的财政收入是逐年下降的。这 是为何?为何国家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越来越低?――那么,造成财政收支的失衡 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李问的声音拔高,他不止是在阐述一组数据,分析一个事情 ,更是在向在座的各位官员们提问,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等李问说到这里,站在这大殿之上的一些官员们隐约的都已经猜到了李问想要 做的是什么事了。
这小子.
该不会就是他们想的那样吧!一些官员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站在上面 讲话的李问。
“皇上,国家财政的连年下降,从而导致国库空虚……臣举一个例子来说,户 部拖欠西边大军三年的粮饷尚未发下去,将士们镇守边关,有的甚至是连死都拿不 到抚恤的银子。试问,若是将士们有后顾之忧,在敌人来临的之时,谁还敢无惧无 畏的上前杀敌呢? ”国库空库,等于就是各种赈灾没钱去赈,拖欠西边三十万大军 的粮饷发不出来,甚至是连京官的月俸都差点发不出来,京城尚且如此,地方上岂 不是更为严重了?
早在知道户部拖欠了西北大军三年的粮饷没发下去之时,李问就记挂上了这个 问题,不说他师傅在边关镇守国门,不说他和赵向毅的这层关系,就是单凭这些将 士们辛辛苦苦镇守边关,却连粮饷都拿不到,他都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笔钱弄到给西 边大军国家没有钱,户部没有钱,那么朝廷想办任何的事情都寸步难行,想做 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户部的财政收入连年下降,不得不说朱广权当这个户部尚书的十几年都白当了 ,这个人只知道整日哭穷,而不会想办法开源节流。要李问说,朱广权早就应该砍 了,一个户部尚书不懂得开源,任由户部的财政收入连年下降这么严重,这个人就 不配当国家的财政大臣!
一旦户部没钱,国库空库,这些官员们想到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提高x税,搜刮 民脂民音,而这些搜刮上来的钱,还不一定能上到国库来,所以从而就造成了上下 的官员们的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官官相护,中饱私囊,户部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 ,国库空的都可以跑马了。
国家没有钱,国家的钱都被着一些人拿走了,难怪国库会没有钱!
至于这些官场上的问题,李问就不多说了,他今日的目的并不在此,要说整顿 朝堂,怕是这上面站着的官员们大半都得丢乌纱帽。把这些人全部都搞进牢里,就 没人给皇帝干活了,他要是玩过头了,怕是皇帝那里都绕不了他。
李问继续说道,“皇上,经臣查看户部的账目所得,户部的财政收入逐年下降 的一个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各地的某些人圈地严重,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 从而导致百姓们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手中没有土地耕种,只能向地主豪绅租 借田地,因此,农民不止是要缴纳国家这一部分的x税,还需要向地主豪绅缴纳租 借田地的粮食……”这也是为什么弄民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原因,许多的百 姓甚至是连肚子都吃不饱。
身上担有功名、以及贵族功勋等等这一部分人,他们名下的土地是不需要缴纳 任何的x税的,所以这也是为何他们会这么拼命圈地的原因。这些贵族功勋们,前 人栽树后人乘凉,子孙后代一个个都要朝廷养着还不说,还处处想办法抠国家的银 两,简直是该死!
说到这里,李问一口气继续说下去,“所以,臣建议皇上下令禁止圈地,限定 个人名下最多只能拥有土地的数目。以及推行土地改革,收归土地为国家所有,实
行均田制,按人头分得田地!”
当李问最后这一句话出的时候,站在这大殿之上的官员们都齐齐吸了一口气。 禁止圈地?进行土地改革?收归土地为国家所有?还实行均田制……
这个这李问是疯了吧!
□作者闲话: 前面的157章 由于系统抽了的缘故,导致里面的内容重
复了,这个问题骨头已经向上面反映,现在已经处理好了。至于一些亲们花多了铜 板订阅的事,作为补偿,骨头现在发一个订阅红包,稍后亲们订阅新的,可以 到APP的页面上领取(页面和网页是领取不到红包,只有app的页面可以)。如果亲 们没有领取到,或是有什么意见,可以另外加群[群号190747235],进群找我,把 订阅单号发给我,我会把订阅多的钱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