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2/2)
福子属于有技术的,第一个月就领了三百二。没有技术的只有他的一半,一百六。
听说以后如果能成为采矿工人,工资都有三百多呢,大家干得特别卖力。
红梅这些天有些不安,跟苏醒说:“照这样下去,明年做罐头咱还找得到人吗?”“能吧,他们累死累活一个月只有一百六也不算高。”
“问题是他们不为眼前的工钱,都奔着以后能当采矿工人呢,工资至少三百多。而且人家是长期的是铁饭碗,咱们这活只干一个多月。”
“明年的事明年再说吧,总会有办法的,不就是去了一半男丁吗,咱们主要请女工。”
其实苏醒说这话也没底气,因为男丁不在家干,女眷就得忙种田,请女工自然也难了。就像二婶家,两个儿子都修路去了,明年玉芬和晚霞怕是分身乏术。
难得他和红梅都是心宽的人,担忧了几天就没再揪着这事发愁了,该摘棉花摘棉花,该吃饭就吃饭。
肖燕最近也躁动不安,因为得知福子一个月领了三百二,不用出远门就和喜子挣得差不多。
当二嫂桂芝从她面前走过时,她感觉桂芝脸上有得意之色,腰杆似乎也更直了。
桂芝心里明白,之前肖燕就因为喜子能挣,而且喜子还对她和她娘家人都好,所以肖燕在这个二嫂头上总有一种优越感。
现在福子白天去大沿山,傍晚六点就回来了,多少能照顾一点家里,桂芝就觉得肖燕那种优越感无形消失了,她心里自然高兴。
一天傍晚,福子干活回来,路上撞见摘棉花回家的他大哥。
“哥,我最近发现一个大商机!”福子神神秘秘地说。
苏醒可不相信福子能发现什么商机,故意笑道:“让我去你那儿卖冰棒?”
“我跟你说真的,你咋还抬杠呢。我那儿每天有三百多人同时干活,中午全都是吃自己带的干粮。要是有人中午去那儿卖饭菜,准挣钱!”
苏醒觉得福子这话还真有点靠谱,忙说:“你让桂芝去卖啊,我这大厨水准去卖路边餐,糟蹋了我手艺。”
“桂芝哪有空,摘棉花又养猪,这几天还忙着给猪配种,也不知配没配上,她烦着呢。你跟嫂子多闲啊,就那么一点棉花十天八天的才摘一回,真躲家里吃喝玩乐呀。”
“哟,最喜欢吃喝玩乐的人开始教训大哥了?你不是不喜欢桂芝养猪么,她要是卖餐能挣大钱或许就不给猪配种了。桂芝实在不愿去卖餐的话,我倒是可以和你嫂子试试。”
福子觉得他哥这话有道理,兴冲冲地跑回家跟桂芝说这事。
桂芝对挣钱的事永远感兴趣,这几天给猪配种没配上,她急得不行。后来又想到家里猪栏不够用,又没地方加盖猪栏,搞得她心烦意乱的。
听福子这么一说,她第二天一早就忙乎乎地去菜地择菜。
她上午在家炒了一大盆青菜和一大盆辣椒,再煮了几十个蛋和一大锅米饭。十一点半,她挑着担子出门了。
一只箩筐里撂放着两大盆菜,另一只箩筐里放着煮鸡蛋和米饭以及吃饭的碗筷。
从家到大沿山最近便的路只有山路,因为大沿山那边既荒凉又崎岖难走,根本没有能骑自行车的路,她得挑着去。
她力气大,挑着担走路也快,三十五分钟赶到了。
那些干活的男人们累坏了,刚收工蹲着啃干粮,见桂芝挑来热乎乎的饭菜,这些人一下拥了过来,吓得福子赶紧跑过来给老婆护驾。
桂芝只准备三十份的,因为卖得也便宜,两小份菜加一个鸡蛋一碗饭只要七毛钱,都不够大家抢的。
其实七毛钱也有的挣,菜和蛋、米饭的成本也就两毛多钱,加上柴火油盐的算三毛吧,也是挣个四毛钱。
卖了三十份,桂芝高兴地揣着二十一块钱挑着担回家了。
一回家她就找腊梅,让腊梅明天也去卖,一天能挣十二块钱呢。桂芝特别兴奋,还让腊梅去告诉她大姐红梅。
因为想吃热乎饭菜的人有三百多,桂芝那一副担子只能装得下三四十份,所以她想让腊梅和红梅也挣点。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好歹红梅腊梅是她妯娌,至于肖燕,她直接无视。
红梅觉得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干着玩呗。孩子可以跟着苏醒,不管是在家玩还是去棉花田,有苏醒带着她很放心。
腊梅平时就很少下地,也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她喜欢做饭,晚上她还过来找桂芝学经验。第二天中午,她们妯娌仨一人挑副满满的担子到大沿山了。
鉴于昨天中午那抢饭菜吃的热闹场面,今天她们仨每人准备了四十份饭菜,再多就装不下了。
妯娌仨放下担子往那路边一站,还真是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