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结拜 (25)(2/2)

“说话靠的是理,不是胆子。我没错自然要说出来,难道不说话让你们以为我默认做错了!”在几个军官眼里,李小青的行为跟疯了没什么两样。

“好,就算你有理,也不能为了这么点小事耽误军演吧,你不知道什么叫大局为重吗?”师长放缓语气,打算跟李小青讲讲道理。

“我只是个士兵,什么叫大局我不懂。我只知道,我在军营里被人骗了,而且,在军营里掌握权力的宪兵,跟骗子同流合污联手对付我。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事,比什么军演要大的多。如果各位首长觉得我思想不正确,不配当一个士兵,可以开除我的军籍,我没意见。”李小青要撂挑子不伺候了。

“放屁!竟然说出这种混账话,给我关起来,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师长不记得有多少年没人敢这么顶撞自己,而且李小青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集体之上,严重违背了师长的价值观,不生气才有鬼了。

李小青被扔进禁闭室,三班的士兵不干了,跑到连部找连长,希望他向上级反映。耿怀中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师长的霉头,以军演期间行使军法为由,把三班这帮惹祸精关了起来。

虽然三班缺席,军演照常进行。三连不但没能拿下1121高地,还被沙副司令的警卫连反偷袭全军覆没。战后讨论的时候,沙副司令问起三班没有参战的原因,师长和政委都不好意思回答他,难道说三班为了上网吧被骗,集体闹事?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你们别忘了,我女儿就在这里工作,你们不说我一样能知道,我不希望用这种方法了解情况。”沙副司令的威胁很到位,正中两位将军的要害。政委在师长的默许下,把情况向沙副司令进行汇报。

“好野的兵,我喜欢。”沙副司令听完,竟然这样评价李小青,师长和政委都很错愕。

“你们两个别在这里装傻,当年刚进军营的时候,你们比这个李小青好不了多少,怎么着?才过了没多久的事,已经打算赖账了吗?”沙副司令开始翻旧账,历数师长和政委在新兵期间干的种种,提醒他们别装13。

“老团长,你就别再说那些陈年旧事了,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了。”师长脸皮薄,很快撑不住举手投降,表示会重新考虑李小青的问题。

首先政委亲自坐镇调查网吧跟宪兵之间的猫腻,很快查出,网吧竟然是宪兵大队副队长的弟弟在经营,就是那位网管。而在军营里调查,发现不少士兵遇到过类似情形,只不过士兵们都迫于宪兵的压力,不敢继续理论吃了哑巴亏。

副大队长被师长叫去解释的时候,不但不承认指控,还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违反相关条例。“你就别得瑟了,网吧的法人代表我们已经找到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网吧,也从来没在网吧的账户上拿过钱。所有经营都是你弟弟一手操办,你老家盖房子的钱也是从网吧的账户支出的认真起来很要命,副大队长连顽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完爆KO。

处理了网吧和幕后黑手,轮到李小青。按照政委的意思,顶撞上级必须要追究,军队最重纪律,如果下级可以随便顶撞上级,这支部队也就离死不远了。政委的主张得到师部上层全体支持,对这种目无领导的人就该严惩。但为了大局着想,政委还是开出来优惠条件。只要李小青承认错误,师部给李小青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希望李小青能好好珍惜。

李小青对所有指控一律认罪,但拒绝接受戴罪立功的福利,并表示服刑完毕将会申请退伍。不知道谁把李小青的处罚意见泄露出去,三班集体在连部外面静坐抗议。

现在是什么时候?全师官兵聚集在一起进行军演,三班士兵在连部外面一坐,不到半个小时,全师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分卷阅读247章势力

更新时间:2011-1-112:11:04本章字数:2325

三班的士兵公然挑战师部,自然是获得跟班长做邻居的待遇,而他们的抗议并没有给上级造成多大压力。可是三班全体被关禁闭,对山地师的战士们产生很大冲击,这些从小接受自由理念教育的士兵们,没想到军队里还有这种古代的规矩,顶撞上级都是罪!

对于下面的战士议论纷纷,各部队基层干部自然站出来疏导言论,但这一招却失去了往日万事万灵的效果。连长指导员在训话的时候,得到的是战士们漠然的回应。

而且,往日跟战士们关系比较亲近的连排长们,发现战士们现在都避着他们,实在避不开的话,也会假装看天看地,避免跟干部们有眼神交流,整个军营里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

“爸,这件事你怎么看?”身为指导员的沙茜虹,跑来招待所向老爸求教。

“你看看我带来哪些兵的表情就知道,这个决定有多糟糕。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做什么都需要包装,就算李小青顶撞上级必须受罚,也不能就这么直接说出来,给下面的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小梁这些年都没什么长进,明明找个别的借口一样能达到目的,却非要跟下属顶牛,一点将军的气度都没有。”沙副司令的批评很中肯,政委这些年在山地师掌管行政事务,基本上是一言而决,没人质疑他的决定。

现在被李小青当众顶撞,政委第一个反应是震怒!跟着的想法是弄死他!敢让我丢脸,我要你的命!没错,政委当时想的就是要弄死李小青,为他自己犯下的错误赎罪。

虽然这种想法只是在脑海里瞬间闪现,并没有真正主导政委的思想,但必须打压李小青的念头,却深深的埋在政委的脑海里。让政委做出这种决定的唯一理由是,李小青不受控。

而结果证明,李小青就是不受控。不但拒绝接受领导给的台阶,还表明态度,宁愿坐牢也要离开军队。李小青这种执拗的脾气让干部们无法理解,你李小青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能人,凭什么跟将军们斗?就凭你有点钱,跟地方军区有点关系?

李小青已经第二次被关小黑屋,上次是国安这次是军队。两次遭遇给李小青提了个醒,自己做事的方法很有问题,没本事就别装13,装了就要装出个好结果,别次次被人弄进监狱。

待在小黑屋里也有好处,李小青可以静心想想事情。稍微一分析,李小青弄清楚自己吃瘪的理由,势力!背后没有靠山却做这种玩命的把戏,这叫找死。玩了这么久都没事只能说自己命大,不代表可以一直这么玩下去。

怎么能得到势力?方法不外乎两种,一个是借势一个是造势。李小青熟读史书,对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非常熟悉,只不过碍于年纪小,思想不够成熟,只把这些好东西当故事看。现在经历了两次挫折,李小青开始从这些年读的书里寻找帮助。

同样的内容,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李小青稍微琢磨了一下古代名人的发家史,很快总结出这两个得到势力的方法。他借鉴的是三国曹操、刘备这两位的故事。

曹操的父亲过继给大太监曹腾,让一个破落县令的孙子成为一代人杰,这是借势的最好例子。而刘备这个鸟人的一生,都是在努力借势而不得的杯具中度过,最后成为造势成功的最佳典范。

刘备有没有跟关张结拜弄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备能在最初跟黄巾军的对抗中保住小命,绝对是依靠关张的武力。而刘备一直宣扬的中山靖王之后,就是关张再强也只能依附他的根本。

李小青想到借势,不自觉的想到了周青。这个可能是自己亲生父亲的人,现在在官场上混的很不错。四十来岁就当上了厅级干部,比欧阳冬生的官还大。可这个最便利的势李小青不想借,一个是因为心里无法接受从干爹变亲爹这件事,另一个是因为李小青不想让父亲伤心。

这个先天的势无法借,李小青只好继续找。在他认识的人里,最大的官应该是欧阳冬生。现在欧阳冬生已经升官去了省厅任职,据欧阳不智说,他爸当了副厅长。以李小青跟欧阳家的关系,借这个势可以说绝对没问题。不用梁艳出面,单单凭李小青跟欧阳兄弟的关系,就足够让欧阳冬生为他撑腰。

可欧阳冬生的势虽然容易借,但范围窄。除非李小青以后混公安系统,不然帮助不大。那除了欧阳冬生还有谁的势可以借呢?李小青把认识的人想了一遍,发现势力最大的竟然是外国人,委内瑞拉的地下皇帝米格尔。

不过米格尔在委内瑞拉再有势力,也帮不了李小青啊!所以,这个势力对李小青来说,有等于没有。

难道真的要当警察?李小青想到这心里很不自在。如果去当警察,当初何必拒绝国安局长班朝的邀请,直接进国安得了。起码国安比警察的级别要高,就算是里面的普通办事员,也比一般警察牛叉的多。

借势这条路看来走不通,或者说达不到李小青的要求。那么自己创造一个势力呢?李小青稍微一琢磨就想打退堂鼓,因为历史上白手起家的人不是没有,但白手起家起码要进行几十年的经营积累,才有可能成为一方势力,李小青怕这个宏伟的目标还没达成,自己已经完蛋了。

当然,纵观古今,也不是没有短时间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那些篡权夺位的各大造反派就是很好的例子,只不过李小青没办法学他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造反派生存的土壤,这条路早就断绝了。

那还有什么快捷的方法达成李小青的目标?不是没有,但李小青觉得太危险,那就是像契爷张强一样,混黑道。

分卷阅读248章说法

更新时间:2011-1-112:11:04本章字数:2443

李小青觉得危险不是担心自身安全,而是觉得,混到契爷这个层次的黑道,都要担心自己晚年的问题,黑道太危险了。而且,就算形成势力,也跟李小青想要的势力背道而驰。李小青要的是堂堂正正,连国安都不敢轻侮的势力。黑道再牛叉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李小青借着关黑屋的机会反思过去,筹划将来。山地师高层们,却因为他的关系苦恼不已。

第二阶段第三次攻防演习开始后,各连连长都明显感觉到战士们的情绪。冲锋慢悠悠,比郊游快不了多少。防守很英勇,经常趁着对方开炮的时候站起来迎接炮弹。死了就可以到一边去打牌聊天,比在阵地上趴着舒服多了。

战士们虚应事故,第三次演习的结果自然好看精彩。各种不可能、各种奇迹战例相继诞生。师长和政委觉得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怎么了?

“师长,我听到战士们之间流传的一个说法,不知道…?”全师干部会议开了一天,也没研究明白战士们怎么想的。连班长们都纷纷反映,现在战士根本不跟他们说话,因为他们也是官。

晚饭的时候,三营长金立忠向师长表示有话要说。但眼神一直往政委身上飘,暗示这话跟政委有关。“说吧,没什么好顾虑的。”师长没说话,政委先开了口。

“是。”金立忠见政委没意见才开始说话,这种表现让师长心惊。师长不是担心政委架空他之类的东西,而是惊觉手下的这些指战员已经不像军人,没有军人应有的直爽,反而更像政府里的官僚,说句话都要看上级脸色。

“我昨天洗澡的时候,听到隔壁的士兵们聊天,他们说军功一毛钱都不值,没必要为了这些无用的东西浪费力气。”金立忠咬文嚼字,生怕把脏话带出来惹政委不高兴。

“他们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政委揉着眉心,苦恼的问金立忠。

“他们说,三班十个兵加起来有五十多个军功,还不是上面抓就抓想关就关,一点办法都没有。”金立忠省略了大量的形容词,挑重要的凑成一句。

“放屁!谁说有军功就可以违反纪律了?要是那样的话军功不是成了免死金牌,乱弹琴!”政委说的很在理,但干部们觉得有道理没用,战士们阳奉阴违你能怎么办?

师长向政委摆摆手,让他稍安勿躁,然后问金立忠,“是不是还有其他内容?继续说。”

“是,师长。我还听他们说,军功只是干部们升官的工具,他们不想为当官的拼死拼活,不值当。”这句话仿佛一颗炸弹在食堂里炸开,所有人都在爆炸范围内。高级将领还能板着脸掩饰心里的震撼,下级军官争先恐后发表意见,驳斥这种说法。

师长冷眼看着热闹的食堂,等了很长一段时间,议论声才逐渐消失。“看来大家对这个说法很愤慨,既然这样,今晚就用这句话当题目,大家写一份发言稿,明天交给政委。”师长说完向政委看了看,“老梁,去我那坐坐?”

“好,我也想跟师长好好谈谈。”师长、政委联袂而去,参谋长被一帮军官围住,大家都想从三巨头之一的参谋长身上得到点提示。

参谋长两手一摊表示爱莫能助,“我只是负责军事部署,写文章可不是我的强项,不过我建议你们找一个人问问比较靠谱。”参谋长指了指金立忠,大家才想起来,这事可是他闹出来的,找他准没错。

“师长,我觉得有必要加强思想教育,近期发生的事说明我们政治教育出现问题,政治部竟然没有发觉,是我的失职。”

对于政委这种定调子的做法,师长没有反应,等勤务兵泡完茶出去,才向政委说道,“老梁,别跟我折腾你那些法宝,政治思想教育?你自己信吗?”

抬手制止政委发言,“别跟我辩论,我是国大辩论队长,你那些东西我都会。现在咱们要面对的是实际问题,军功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只是一个荣誉,大部分士兵根本没享受军功带来的好处。而干部的升迁跟军功有很大联系,这是实际情况,战士们有这种看法很合理。为了对自己没用的东西拼死拼活,一般来说,白痴都不愿意干。”

“师长,现在是和平年代,军功的作用肯定比较小,这不是我们师的问题,我们也没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战士们有义务服从上级命令,消极应付命令是违法行为,必须追究责任。”政委不拿政治说事,换了师长最在意的军法,让师长觉得很难堪。

“老梁,这就是你的解决办法吗?”师长见政委依然坚持高压政策,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政委有点情绪过激。

“军法就应该是严厉的,虽然说法不责众,但可以抓几个典型,让所有人都知道军法不可轻侮。”政委慷慨陈词,正义之光芒灿然生辉。

“放屁!”政委的发言得到这个评价,让他惊讶的看着师长,发现师长也非常愕然的看着他背后,转身一看,原来送他这两个字的是沙浪副司令。

“小梁,你当了这么多年政工干部,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与时俱进,我看应该受教育的是你才对。”沙副司令一点都不给政委面子,批评他还活在过去。

“老团长,请坐。”师长不想沙副司令继续数落政委,连忙站起来请沙副司令落座,趁机打断两人。

“魏如钧,你倒是变了很多,当年的血性都磨的差不多了吧?现在比我这个老人还懂得上善若水任方圆的道理啊!”沙副司令对政委还叫一声小梁,对着师长直接连名带姓一起叫,而且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表扬。

“老团长批评的对,我接受。”师长一点都不生气,笑容满面的对沙副司令说道。

沙副司令摇摇头,不打算放过低声下气的师长,“那你告诉我,现在你们的师的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分卷阅读249章新举措

更新时间:2011-1-112:11:05本章字数:2371

师长一看糊弄不过去,在房间里踱步思考。“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我想给战士们一次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匿名发表意见,把各种不满都说出来。同时,师部由我牵头组成一个工作组,分析研究战士们的意见,并着手进行改善。”

师长这盘棋铺的很大,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而是让战士们畅所欲言。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分散注意力,把大家的视线从三班身上拉开。二个是给战士们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避免再发生现在这种集体对抗行为。

“师长,这样做怕不怕…?”政委很担心的看着师长,这么做很容易招致上面的质疑,这对前途光明的师长不是好消息。

“老梁,在古代,军队发生这种事已经算兵变了,作为最高长官的我早就被朝廷捉拿问罪,哪儿有机会在这里讨论怎么解决问题。所以,我没什么好怕的。”师长的话得到沙副司令的赞同,沙副司令一边鼓掌一边叫好。“说的好,已死之人不必考虑太多,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气魄,老头子比不上你。”

师长拿出意见,自然有人接手经办。当通知贴出去之后,全师官兵都被师长的大手笔吓住了。军官们认为走过场作秀的可能性比较大,大部分选择冷眼旁观。士兵们不管这些,反正是匿名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算你师部忽悠我也无所谓,爷爽了就好。

通知发出去当天,各连收到大量信件,师部的电子邮箱也几乎被挤爆。师长抽调一批政工干部、参谋组成的工作组,用了一个星期才整理完所有信件,向师长提交分析报告。

战士们的意见包括了军事训练及日常作息各个方面,训练不科学、评比有内幕、假期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伙食单一都是战士们热议的内容。

李小青的三班受到不公平待遇,也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对于顶撞上级必须受罚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官本位规则,除了分化官兵没有任何好处。

也有一些匿名信纯粹发泄,整篇都是谩骂某一个指战员,但又不说他到底做了什么。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匿名投诉信,几乎把山地师所有的连长都告了。基本投诉是打骂士兵,强占士兵家属寄来的东西,借钱不还等等。

“看来咱们师比垃圾堆好不了多少啊!”政委一边看总结,一边自嘲道。

“这就是压制的结果,如果一直有畅通的投诉渠道,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更不会因为一个突发事件导致集体行为。老梁,你们政治部该多想想了。”师长虽然也惊讶,投诉的量如此之多超乎想象。

“你们别得了便宜卖乖,有投诉就好解决,只要认真查处几件事,战士们的情绪就会平复下来。到时候,你们想讲道理讲政治才有人听,比现在这么僵持好的多。”沙副司令虽然在批评政委,但他也不好过。因为他的宝贝女儿也被人投诉,大部分是投诉她享受特权待遇,迟到早退不说,训练还经常不参加,整个一大小姐根本就不像个兵。

“看来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是各级干部,该强化纪律的也是他们。”师长放下手里那份专门投诉宪兵的总结报告,说出自己的观点。

“宪兵整体来说还是好的,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弄臭了宪兵的名声,剔除掉就好了,不用太费神。”政委不得不这么说,因为宪兵是他直接管理的一支特殊部队。“是啊,如果这些投诉全部成立,宪兵队能留下来的十不存一吧?”师长放下报告站起来,拿出香烟站在窗前闷闷的抽,不想跟政委争论这个问题。

李小青的案子就是因为宪兵队副队长袒护弟弟作恶,才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这位副队长才是这件案子的主犯。师部严厉处理了副队长,以为消除了负面影响,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现在见宪兵被下面的士兵如仇寇一般对待,师长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师长的为难政委很理解,因为他比师长更为难。全体都是党员组成的宪兵队,如果查出大部分人有违纪行为,政委除了申请调离没有其他办法了。他怎么能继续待下去?

“作为主抓军纪的宪兵队,必须进行严查,不然没办法执行军法了。你让一群嫌疑犯执法,怎么彰显军法的威严?”沙副司令说的很对,但这个时候说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起码,政委是这么看的。

“那就从宪兵队开始,把相关投诉都过一遍,让战士们看看师部的决心和魄力。”师长说的很像那么回事,却一直用眼神询问政委,等政委给意见。

“师长,这么做当然最好,不但能给士兵们一个交代,还能警示各级指战员洁身自爱,不要因为掌握权力就触犯军法。”政委一套官话甩出来,师长眉头微皱。

“不过,这么做恐怕工作量太大,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这一点希望师长能考虑到。”政委发表完意见,惴惴不安的等待师长的决断。

“嗯,老梁的顾虑有道理,不如这样吧,从这些投诉里挑几件情节恶劣的进行调查处理,其他的投诉逐步理清,保证给战士们一个交代。”师长等到政委递过来的梯子,顺势下楼,把这次调查的基调顶在小范围。

沙副司令看着两人演双簧,却不表示任何意见。他也怕扩大调查范围,自己的女儿被圈进去就不好了。

师长定了调子,一切都好办了。师参谋部经过认真研究,挑出六个投诉建议调查。包括食堂伙食过于单调、某连长贪小便宜,宪兵收礼办事,某排长打骂士兵,野战医院给有钱的士兵开假条,以及李小青打宪兵。

大家都明白,最后一件才是重点,而且,政委不表态这件案子没法改判。

分卷阅读250章归队

更新时间:2011-1-112:11:05本章字数:2368

在讨论这六件投诉的时候,政委一言不发,直到师长点名叫他说两句,才说了句同意。

食堂的菜谱该怎么改,后勤部长用了不到五分钟就解决这个问题,山地师农场正式立项并开始筹备。贪小便宜的连长公开向士兵道歉,偿还部分欠款,并保证绝不再犯,算是为这个投诉画上句号。

野战医院调走两个涉嫌军医,院长表示会加强管理,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某排长打骂士兵证据确凿被撤职。这些都是在几天内完成调查,在全师大会上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师部的雷厉风行得到战士们的好评,就算有人批评师部避重就轻,也只是一小撮人的声音,无碍大局。

当第二次召开全师大会宣布投诉调查结果,五个宪兵以执法犯法的罪名被移送军事法庭,战士们觉得很给力。不过,他们在等着看师部怎么处理李小青这件案子。

“李小青及三班战士打宪兵事实清楚,关禁闭的处理结果是适当的。对于追加李小青顶撞上级的处罚,调查发现事出有因,李小青在当时情绪激动,属于非故意行为,故取消这项指控。”政委亲自宣读李小青案的处理结果,等于变相承认自己做错了,这种气度实在令人敬佩。

经过这一系列动作,山地师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证明师长的策略是成功的。李小青被放出来的时候,师长召见了他,两人进行过一次对话。

“李小青,你身为党员兼班长,不为士兵起好的带头作用,而是领着他们打架斗殴,你说说,这种行为该不该罚。”

“报告首长,我认为该罚,应该狠狠地罚,两个星期禁闭有点少了,不如直接关起来比较好。”李小青依然保持针锋相对的情绪,让师长觉得把他放出来是不是做错了?

“李小青,你是不是觉得师部对你处罚让你受委屈了?还是说你真的不想在军队待下去,一心想脱离部队?”师长没有生气,打算认真了解一下李小青的想法,看看这些新一代到底是怎么想问题的。

“报告首长,师部对我的处罚有理有据,我完全接受。如果说一点没想过离开军队,那是骗人。不过还没到一心要离开这么夸张,这是我的真心话。”李小青不是傻瓜,从师长的话里听出味道,师长真想跟他聊聊。

“既然处罚是公正的,为什么要离开呢?”师长很高兴,李小青总算上道了,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不管处罚是不是公正,处罚总不是好事,没人喜欢吧。我是这么想的,在军队被人管着,动不动就关禁闭,我干嘛要在这里受罪?我又不是受虐狂!”李小青很坦白,一点都不修饰的说出看法。

“军人服从纪律是天职,当然要被管束你自己行事暴躁才被关禁闭,要是你不触犯军纪谁没事找你麻烦?”师长觉得李小青的思想很有问题,怎么会不明白军纪严明是必然的状态。

“所以说,我又不是找不到活干一定要当兵,干嘛自讨苦吃。”李小青理所当然的回答把师长惊住了。

“作为一个公民,服兵役是义务,难道你不懂吗?我很怀疑你这个党员身份和班长是怎么来的!”师长终于火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李小青怎么可能不知道!

“首长,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那为啥只有我们这些人要尽义务,其他人呢?他们为什么不用尽义务!”李小青看着师长,等他回答自己的疑惑。师长沉思很久,才摆摆手,“你先回去,有事我找你。”

师长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军队不需要这么多人,所以只挑选最优秀的人参军,这是他们的光荣。但是,他想了一会,觉得这种说法无法让李小青信服,因为既然是义务,为什么只有一部人必须承担,大部分人却无需这么做。对于承担义务的人,不但要在军队里辛苦训练,还要被各种军法约束,他们不是傻子,干嘛非要待在军队里受苦?

这些都不能用光荣两个字来解释,师长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不会把光荣放在眼里,这些虚的东西无法打动他们。而且李小青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点,当兵只是一份工作,跟工人农民商人服务员一样,都只是工作而已。在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干嘛非要当兵?

抵抗外侮?在和平年代的当今,没人觉得有这个必要。就算有,我党也不会公开说谁是假想敌。也就是说,这个观点得不到公认。保家卫国?这个倒是说得通,但依然无法证明,当兵不只是一份工作。师长想来想去没办法给李小青一个令他信服的答案,索性不说了。

李小青回到连队,受到全连士兵的欢迎。士兵们认为,李小青坚持原则跟上级对抗并获得胜利,无形中否定了顶撞上级违纪这个条例,让所有士兵都不必担心因为这一点遭受处罚,给大家造福。

“李班长,欢迎归队。”郭明在三班的帐篷前等着李小青,恭贺他回来。

“对不起,连累排长了。”李小青不管是不是真的连累了郭明,都要表这个态,这是做给上面的人看的。如果干部们觉得李小青很得意,将来的小鞋可就无穷无尽了。

“别说这些,我要是真给你连累还好了,起码这些人还把我当自己人。”郭明很坦然,当着大家的面给李小青捧场。李小青怀疑这家伙前途无亮,才借这个机会拉拢人气,希望在未来这两年能过上好日子。一般升迁无望的基层指战员,都希望跟士兵拉好关系,不想当上面不看好,下面不待见的夹心饼干。

“班长好!”李小青掀开帐篷的门帘,三班九个兵,在行军床中间的过道上排成两排,用最标准的军礼向李小青致敬。李小青心里的感动无法言表,只能立正敬礼,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绪。

分卷阅读251章防守也不容易

更新时间:2011-1-112:50:13本章字数:2721

李小青当然要感激他们,如果不是他们在连部静坐,会不会弄出这么大风波很难说。要是风波不够大,李小青可能还要在里面待着。

感激的话不能说,李小青用行动表达心意。当晚,三班大吃一顿,钱包李屁颠屁颠的给军需官送钱,才折腾出这一桌大餐。

师部妥善处理投诉,照顾士兵的情绪。这些战士们都看在眼里,自然不好意思继续跟干部们冷战,山地师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第三次攻防战被演习监察判定无效,表示这次演习还有两轮要进行,现在战士们情绪稳定,自然要开始新一轮的对抗赛。

经过这次的事件,沙副司令已经对李小青失去兴趣,真正当一个看客,参观山地师的军演。

三连前两次在攻防战里都当进攻方,剩下两轮负责防守,只要在规定时间里守住阵地就算胜利,相对担任进攻方轻松的多。连长耿怀中手气很牛的抽到防守1121高地,让三团指战员都笑他跟1121有尖情高地的情况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熟悉的很,现在安排任务,一排二排负责主阵地,连部负责停机坪和一号后翼阵地,三排一二班负责右翼二号阵地,三班负责左翼三号阵地。”耿怀中驾轻就熟的分配任务,毕竟他打过两次1121高地,怎么防御最有效恐怕比防守方还清楚。

见大家没有意见,耿怀中拿出信封,宣布这次任务的具体内容。“坚守阵地24小时。”任务命令只有这一句,除了时间比较长,并没有什么特别。

第二天,三连从军需官手上领了弹药,登上1121高地开始布置防御。李小青看了看身边一小堆弹药箱,向安宁招招手。“安宁,你觉得这些子弹够咱们撑24小时吗?”

“应该够吧,我刚刚点过,全部都超过一个基数,足够一天用。”安宁拿起签收单再次核对后,向李小青说道。

“一支冲锋枪十五个弹匣,如果敌人发起十五次冲锋,十五个弹匣够用吗?”李小青总觉得不对劲,好像这次防守任务不会那么简单。

“班长,他们能派多少人来送死?一个排才三十几个人,一次我们放倒他两个,十五次都能把他们彻底打残,他们总不能两个人来冲锋吧!”范武竟然会算数,大家表示惊讶与佩服。

“班长,你觉得不够用?”周少文见李小青对弹药数量这么紧张,有点好奇。

“各位,我看过那份命令,除了叫我们坚守阵地,并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