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2)
苏净禾入学之后, 很快成为了外语系里老师们最喜欢征用的学生。
她基础功打得扎实,口语、文书样样来得,为人机变又仔细, 遇到特殊情况, 甚至可以直接代替老师去上课。
这个时候的外语人才很多都是为外事工作岗位培养人才, 一旦遇到有什么忙不开的外事工作, 组织也会从学校里抽调老师去帮忙, 苏净禾被带去几次之后, 人就在上面挂了号,有时候她没去,还经常被人问起来:“你们那个学生,姓苏的,英语、法语都顶好的那个,这次怎么没见着她?”
老师们被问得烦了,刚开始还解释那是学生要上课, 后来干脆次次都把人带上,反正以她的水平, 上不上课成绩不会出什么问题。
除了苏净禾, 聂正崖也没能跟普通的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待在校园里。
昭明大学的机械系, 从来都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很多时候老师在学校乃至工厂的实验室里给学生们上课,有几次工厂实地课程当中, 聂正崖提出了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甚至还给出改进方案之后,联合定点的工厂就看上了这个人,隔三差五借走去帮忙。
毕竟是合作工厂,双方合作的地方, 学校老师也不相因为这些小事太不给面子,一来二去,居然导致聂正崖经常不是在这个厂里,就是在那个厂里。
他的理论基础打得好,从小在这物理、机械上面就极有天赋,在军需厂筹备组里工作的时候,也积攒了不少经验。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带着工作经验来学校学习的,可像聂正崖一样,理论技术精通,还能毫无阻碍看懂外国文献资料的学生却并不多。
昭明大学的学生从来都是香饽饽,聂正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刚开始还是跟着老师一起去工厂里跟技术专家们研究问题,后来在老师忙得脱不开身的时候,直接自己领队带着同学下工厂。
苏净禾跟聂正崖两人都忙于学业跟老师交代的任务,本来以为大学期间能有不少闲暇时间在一起,结果明明都在一个学校里,一星期居然最多能见两三次面,跟在筹备组的时候比起来,压根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他们两个本来也不是爱黏腻的人,平常相处起来还是跟以前一样,把舒服自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以一年下来,只觉得感情越发深厚。
入学的第二年,昭明大学例行毕业舞会的前几天,苏净禾难得提前结束了一个老师布置的课题工作,刚整理完材料交上去,就被老师叫住了。
对方笑眯眯的:“小苏,马上大二了,你对学业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苏净禾刚刚从一堆夹杂着各种语言的文献资料里抽身出来,一下子有些发懵。
老师笑着说:“学校出台了一项新政策,鉴于现在大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为了解决着中国困境,在校生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你不如来报考我的吧?”
苏净禾还没来得及反应,门口一个路过的老师正好听到了,立刻停住了脚步,走进来说:“好你个老杨,居然敢在这里暗度陈仓!之前大家说好的一起公平争取,你这是在走歪门邪道啊!”
又转头对苏净禾说:“别理你杨老师,在校生可以报考研究生这个事情是真的,但是不用去考她的,你擅长英文、俄语、法语,难道不是跟我的研究方向更匹配?”
杨老师顿时生气地站了起来:“什么更匹配!你这个老古板的研究方法,早就不适应现实了!现在要学术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全面应用起来,小苏应该跟我往商务方向走才对!”
又对苏净禾说:“虽然是报考,但是我已经收到了风,这回不要求进行笔试,只要统一面试就可以,如果报考我们商务方向的研究生,你到时候直接过来报道就好……”
另一个老师的胡子顿时就被气得吹了起来:“什么叫报考你们商务方向的研究生不用面试,难道报我们这个方向的就要了吗……”
两人竟然当场就争执起来。
苏净禾花了许久功夫,才把两个老师劝住,许诺自己一定好好考虑,尽快决定报考哪个方向的研究生。
因为出了这个插曲,她不敢在办公室多留,早早回了宿舍。
一进屋,舍友就过来递给她好几个信封:“都是别人托我给你带的。”
苏净禾一愣,问道:“这是什么?”
舍友笑着说:“你不知道吗?马上就毕业舞会了,外头的男同志都在找舞伴呢!”
正说着话,隔壁寝室的一个女生敲门走了进来:“小禾在啊!太好了,我们班好几个人让我帮着带封信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