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觉察(2/2)

太后上了年纪,在这样的细微处很少留心,听宫娥说起,倒也纳罕几句:“是吗?这可不像湄芳的作风,她们安亲王府近日出了什么事不曾?”

“没听说呀。”宫娥摇摇头,“安亲王府的老王妃昨儿重阳节还来看望太后您老人家呢,按理,湄芳格格定会跟着来的,奴婢昨夜瞧了,只看着她们府里的世子福晋,倒没看见湄芳格格。”

太后蹙眉,凝思片刻,莫名却笑了:“罢么,那个丫头疯起来就没个影儿,这两天适逢重阳,定然是外头有什么新鲜的拘住她了,她不来也罢,咱们乐个清静。”

太后倒还没真猜错,湄芳这两日当真是让新鲜事给拘住了。

原来重阳节前两日的时候,天气晴好非常,安亲王妃在府中无事,就打算趁着佳节好生宴请一番,把府中侧福晋庶福晋都召来,吃一顿团圆饭。她欲要热闹,又要新鲜雅致,自个儿想不出主意,便让湄芳给出个点子。

湄芳一听,可算是有了大展拳脚的时候。自打敏瑜回福建,再到返京这两三个月,她就没怎么过过安生日子,别说玩乐了,就是睡个安稳觉还得惦记宫里头的施清遥。这会子无事一身轻,正愁闷得很,闻说要办家宴,立时就来了精神,甭管好主意坏主意,林林总总议了一堆。华彬和华^一早就接了通知,要入宫伴驾,倒没多少兴趣管她们娘儿们的玩乐事,任由湄芳胡闹。

世子福晋又是个老好人,知道湄芳是老王妃的心尖肉,自然不去拂逆湄芳的心思,她说什么便是什么。湄芳到最后还是自己做的决定,重阳佳节,能娱乐的无非就几项,要是大俗大雅,也就登高和赏菊了。可登高赏菊都是自古就有的玩意,怎么才能翻出新花样呢?

湄芳蹲闺房里想了一上午,终于想出点眉目,忙忙的就让小厮们告诉采办的,去外头多多的买些菊花来,要开的越旺越好,越黄亮越好。又把各房的丫鬟小厮抽调了一二,算算也有二三十人,足够分工了。

说起来,她这个点子有点抄袭了张艺谋大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一幕菊花满地,金黄披甲的画面,若是能搬到安亲王府来上演,岂不震煞人心?

采买的一听吩咐,也是说办就办,当即没有耽搁就坐上府中马车出去了。谁知回来时却一脸纳罕,回话的丫鬟报到湄芳那里时,湄芳倒是愣了片刻,浑似不相信:“你说什么?外头的黄菊花全让人买光了?”

小丫鬟道:“是,李大爷派人过来传的话,要是别的菊花还好说,独独黄菊,别说是普通的金皇后了,就连兼六香黄、黄半球、古龙须和万寿菊这等名贵的,都叫人买光了。”

“哎呀,真是岂有此理!”湄芳掐腰怒了,谁家这么大手笔,把黄菊都给买完了。以她的意思,宫里头御花园自己个种的都看不过来,甚少到宫外采买,王公贵族亦不例外,家家都有小花坛子,自然也种了秋菊,便是有一二图新鲜的,收的也多是宫外进贡来的罕有之物。照理黄菊最不稀罕,谁家那么讨厌专跟她对着干,独独把黄菊给她买完了?

湄芳气不过,叫个管事的嬷嬷来:“再去给我找,满京城我就不信买不着黄菊!另外,派个人仔细打听打听,到底是谁家把满京城的黄菊全买光了。”

嬷嬷连声答应,赶紧再派人出去采买。

及至傍晚回来,仍旧是那句话:“黄菊一概没有,就听见是不久前让人给搜罗走了,也没说是哪一家的。”

湄芳脚踩着门框子恨得咬牙,无奈事出突然,她不能因为没了黄菊就不开赏菊宴,思来想去,只好换个法子,把市场上能买到的颜色全都买了来。人***广场时值金秋,还有个大花盘子呢,她依样画葫芦,愣是用菊花摆出个秋字来,也算是应景。

没了黄菊,登高也就没了意思,湄芳便打起精神,把叫来的丫鬟小厮另排了两个节目,给老王妃和庶福晋侧福晋们取乐,好说歹说,这场家宴算是圆满成功了。

不过湄芳心头的气却还堵在那儿呢,宴席散了脸上的笑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立马就蔫了,气呼呼的又要琢磨着派俩人出去满城溜达,看谁家扔了黄菊出来没有。

不料因敏瑜和施清遥溜出去偷嘴吃一事,竟让施府的人找到了安亲王府,湄芳自然不敢怠慢,忙忙的吩咐小厮跟着施府的人一道出去找。这里自个儿还纳罕着,敏瑜也不像是那等活泼地玩到夜不归宿的主儿,何况还带着孩子,怎么就找不见了?

她心里生疑,自然多嘱咐小厮两句。小厮们出去不到两个时辰,倒是回来传话说,施府的侯夫人自个儿回家了,说是吃螃蟹宴去了。

这话就更让湄芳好奇了,敏瑜在宫里什么样儿的螃蟹没吃过,她们施府如今顶着靖海侯的头衔,什么样的螃蟹买不到,非得带孩子溜出去吃?及至打听了地点,见说是客来居的,不免多问几句。

这一问,麻烦事可大了,湄芳傻眼听着小厮说什么自助餐,什么小火锅的,还当小厮也穿越了呢。小火锅还好说,早八百年就有了,可那自助餐,明明白白不会是清朝的东西,难不成客来居也是穿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