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2)

赵栩掌心一合,吸了口气:“胖冬瓜!你听着!我的东西就算给了你,你要是不喜欢尽管扔了砸了烧了毁了,随便你!但要想转送给旁人,不管是谁,万万不能!”

九娘一愣,更生气了:“什么你的东西!是我的!我的!二哥和太初哥哥送给我了,他们说过的,送给我就是我的了!随便我送给谁都行!”这几句话一吼,才发现自己撞掉了下门牙,漏风得厉害。话几乎团绕在一起。

孟彦弼赶紧上来拿了帕子替九娘擦那一嘴的血:“是二哥不好是二哥不好,九妹别生气啊,那两张纸,是你六郎哥哥那天在宫里让我带给你的,让你别记恨他踹你。他爹爹也才给了他五张,是二哥糊涂,没跟你说。”

陈太初摸摸鼻子,想说些什么解释一下。

赵栩却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哼,我赵六的东西,无论在哪里,在谁手里,都还是我的。”也不收拾自己,径自拂袖而去。那天青色直裰的后头,已隐隐也渗透出点点血色。

孟彦弼和陈太初相视一眼,将九娘托给苏P,叫了玉簪进来服侍,赶紧追了出去。

玉簪赶紧让外面打水进来,一边给九娘梳头,一边小心地问:“这是怎么了小娘子?好好地同哥哥们一起吃饭,怎么摔没了牙?那牙掉哪里了?要带回家供奉给牙娘娘的呢。”

九娘伸手摸了摸,还有些渗血,干脆把干净帕子咬在嘴里,摇摇头,也不答玉簪。谁还管那颗牙!她煞费苦心的大礼,全给赵栩这个小王八蛋毁了。什么皇子不皇子,下次别让她再看见他!不然非要好好教训他不可!

她抬头看看苏P,苏P正好气又好笑地看着这个没了三颗门牙,咬着帕子一脸凶恶的小娘子:“好了九娘,没事了。六郎素来有些拧脾气,你送我的东西恐怕刚好是他花了心思准备的,要换了我,肯定也不高兴。”

九娘翻了个白眼。屁咧,阿P你脾气那么好,怎么拿那小混蛋和自己比。

苏P想了想蹲下来拍拍她的手:“真的,我小时候,做了个傀儡儿送给我娘,后来我堂妹看见了,特别喜欢。我娘就把那傀儡儿送给了妹妹。我气得跑去妹妹房里,把那傀儡儿摔坏了,还把妹妹一把推倒,害她摔破了额头。”他笑起来眉目如画:“我还记得被我娘按在榻上,她用那裁衣裳的长尺狠狠地揍我。”

苏P看着九娘傻傻的模样,笑得更厉害了:“真的,差一点揍得我屁股开花,还是爹爹救了我。”

九娘记得,可当时她只以为阿P无故欺负苏瞩的女儿阿昕,害得那小女孩摔破了头。她根本没有注意到竟然是为了傀儡儿。那只傀儡儿是阿P亲手做的第一个傀儡儿。阿昕实在喜欢,缠着她要了好些天,她就给了阿昕。

苏P看着九娘眼里慢慢蓄满了泪,吓得赶紧掏出帕子去替她擦:“好了好了,你别怕,哥哥吓唬你的,我娘最疼我了,其实就是装装样子给我二婶看,打得很轻的。”

九娘却张嘴就哭:“你――你怎么不跟你娘说啊?明明是你娘不对,说了你娘就不会打你了啊。你娘打你可疼了!疼死了!”

她少了三颗牙,说话又含糊。倒把苏P逗得不行。玉簪也强忍住笑又去拧帕子给九娘擦脸。

里头在忙,楼下的隔间里也在忙。

赵栩梗着脖子嚷嚷:“怎么!就只有苏P最好?就只有他才是哥哥?我也是啊!我怎么不是表哥了?她怎么不送给我!倒拿我的东西去做人情!这死没良心的胖冬瓜!还有你!陈太初!你要是一早说了还要送给那么些乱七八糟的人,我会替你去做?我踹他们了还是揍他们了?你爱做好人你去做!”

陈太初苦笑不语,心想表弟啊,是你自己硬凑上来要抢着做的。孟彦弼委屈地低声嘟囔:“我怎么就变成乱七八糟的人了?你一会儿又要做我家表亲,一会儿又说我家是乱七八糟的人……”

赵栩的眉毛快立了起来:“表亲就是表亲!我不想做也是你的表亲!乱七八糟就是乱七八糟,你不想也是乱七八糟!这两样能混在一起吗?乱七八糟!”

陈太初和孟彦弼劝他去牛车上换身衣裳,又被他吼:“你们那什么破衣裳!我要是穿成你们这花花绿绿的,还不如不穿!丑得要死!”

两人只好又说不如送他回宫,赵栩更火了:“凭什么啊!我就爱吃炭张家的烤羊腿!那死丫头这德性,她倒留在这里吃好的?我上面疼下面疼,疼成这样倒要回去吃那些鬼东西?呸!”

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没留心帘子外匆匆上楼的两个汉子和一个妇人。

苏P和玉簪刚把九娘收拾干净,店里的大伯领了一个娘子进来:“这位娘子找一位姓苏的小郎君。”

苏P一怔,大喜:“晚词姐姐!”

九娘大吃一惊,看到门外那两个汉子,张嘴就想喊二哥,却被苏P轻轻捂了嘴。

“没事的,晚词姐姐不会害我,九娘别担心。我们说几句话就好。”苏P安慰她。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的茶饭量酒博士,是指店里卖下酒厨子。

酒肆里的“大伯”,其实是小伙计。

下等妓-女这种卖唱行为,又称作“打酒坐”或者“礼客”。基本上宋朝的饭馆酒肆就是一小型自由经济贸易交易地点。像炭张家、张家乳酪规矩严格的,大多因为有很贵很好的酒卖,也比较昂贵。

宋朝的酒席主食是羊肉。敲黑板:杀牛是不允许的。水浒传里动不动切个二斤牛肉。呵呵呵。明朝人好会意淫吧。牛、马在宋朝是“受保护动物”,比大熊猫珍贵多了。保护牛主要是为了耕地。也不要相信历史老师说的宋朝好缺马啊,所以打不过契丹打不过金兵。不然。北宋养马的数量比唐朝是少,但也没有少到那个地步。起码汴京城里租马上班的官员比比皆是,一次一百文。

另外普及一个好玩的常识:包青天电视剧里,到处可以看到官员、富人坐着轿子。错错错。北宋其实很反对官员坐轿子,所以租借马上下班很热门哦,可惜没有搭顺风马的平台。哈哈哈哈。为什么反对?皇帝和士大夫们认为这是践踏别人尊严的事,太不符合他们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了。《高承事物纪原》八里记载:宰相、三公、诸司官以及致仕官疾病官才允许乘檐子(两个人抬着的露天肩c)。也就是最高级别的一批干部和老弱病残才允许特殊对待。后来宋徽宗还下诏书规定民庶之家不得乘轿。到了南宋,因为养马的马场(河东河北)都没啦,所以才允许官员乘轿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