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苏轼:弗娘,我饿啦!(2/2)
面对这样的评价,最生气的反而不是宋仁宗本人,而是跟他隔着几百年历史的乾隆皇帝。
乾隆恼火不已。
“宋仁宗,仁之一字当之无愧,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三个帝王能叫朕觉得敬佩――那头一个便是汗玛法,第二个就是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便是他宋仁宗。”
即使宋仁宗有诸多不好,心慈手软,但也不是这后世一个小女子有资格评判的。
富察皇后笑着拉过他的手,宽慰道:“好了,陛下不要动怒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好……这女子旁的不说,至少评判人还算是公正合理,褒贬皆会说。说不定这会儿只是欲扬先抑罢了。至于其他的……公道自在人心,皇上不必如此介怀。”
乾陵冷哼一声,当着爱妻的面,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富察皇后唇角微微翘起。
陛下呀陛下,您这会儿还会宋仁宗恼怒呢,怎么也不想想,风水轮流转,指不定哪天就转到您头上了。
现在多气一会儿也好,省的以后轮到自己的时候,气得连饭也吃不下>
季驰光:“宋仁宗……”
她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下沉默了许久,最终也只是憋出了一句先前说过的话:“我可以对天发誓,他真的是个好人。”
赵匡胤:“……”
他被她这一句话憋的不上不下,都想要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了。
赵廷美吐槽:“是个好人有什么用?当皇帝就不能是个好人!”
你看看他可怜的侄儿德昭,那难道不是个好人吗?
可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自杀。
你再看看他可怜的侄儿德芳,那难道也不是个好人吗?
可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在睡梦中无故病死。
这当皇帝根本就不能是个好人。
赵廷美:“按照主播的说法,也就是他被皇后抱养在了膝下,成了半个嫡子,身份尊贵,养母的手段又了得,要不然就他这个性子,哪能成功坐稳这个皇位?”
哦,是了。
赵家几个兄弟,再加上赵恒,还不知道赵祯完全是这一脉的独苗苗。
千顷亩地一根苗,完全不用担心有人来抢皇位>
季驰光:“北宋的文人地位之高,北宋的皇帝有多尊敬文人,那真的是无法想象。”
“就算是这样,宋仁宗也可以说是所有北宋皇帝里最尊敬文人的那一批了。”
“苏辙进京赶考的时候,听说了不少似是而非的宋仁宗的黑料故事。”
“于是,他直接在考卷中大骂宋仁宗。”
“说他生活奢靡,却不与大臣共商国家大事,实在是不配做个皇帝。”
这话听得连相对好脾气的李世民都绷不住了。
李世民震惊不已:“等等,这个人这么不怕死的吗?这种话说出口……哪个皇帝容得了他?!”
刘彻更是不用说(甚至他怀疑这个叫苏辙的人根本就是在内涵自己),他默默撸起袖子:“这要是在朕跟前,看朕不给他来两巴掌?!”
季驰光:“但没想到,大臣们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想要给这小子一点颜色看看,宋仁宗这个当事人反而是安坐如山,心情一点都没有被破坏。而且还反过来劝说大臣们――国家就是需要这样的敢言之士,苏辙这小子我看就很好,敢于说我的不是,以后要是我真的犯错了,想必他也能让我悬崖勒马,这样的人,不应该惩罚,反而应该嘉赏才对。”
嬴政:“……行吧,难怪说他是个好人。”
这好脾气,他不是个好人,谁是?
对比之下……
嬴政若有所思:难怪后是那些人称寡人是暴君,和这种老好人一对比……
如果说,后世的官员想要的皇帝原来是这个德性的,那他可真是纯暴君没得洗了。
弹幕们也非常激动。
【柒夏:啊啊啊,苏辙!捞哥狂魔加宠哥狂魔!我也想要这样的一个弟弟!!】
【这人怎么狗话连篇:明人不说暗话,纵观上下五千年,公认的最想要的老板是二凤,从来不让属下背锅,该出手时就出手。最想遇见的肥羊是乾隆,谁让这货热衷于收藏古董,然而从来不懂得鉴别古董,手底下赝品一堆。但最想要的兄弟从来都是苏辙!这种好兄弟,有事情他是真的能上啊>
苏轼哈哈大笑:“子由可是我的弟弟!”
真没想到后世能有这么多人,羡慕他和子由的兄弟情谊。
嘛,不过子由确实是个好弟弟。
苏轼眼中满是怀念。
那一年的进京赶考,是他们兄弟彼此最珍惜的记忆。
那个时候的子由还意气风发,敢把皇帝批个狗血淋头,桀骜不驯。那个时候的子瞻骄傲张扬,还认定自己一定能拿下状元。
结果……
唉,阴差阳错,物是人非啊。
苏轼笑着摇了摇头,目光中有怀念,也有泪水。
他们都变了啊。
时光把他们每个人都变得面目全非。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他笑着唱这首南唐后主词。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回想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
他们都变了啊尤其是子由,原本多风雅乖巧的一个人,这些年越发暴躁了。每次为了捞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去找皇帝,每次给他写信,一边塞钱一边狂暴。甚至还把自己活成了工作狂,就为了升职加薪捞他。
王弗原本还含泪听着,眼中满是感慨叹怀,结果她突然听到……
“弗娘,我饿了,今天我们吃什么?”
正在抹眼泪的王弗:“……今天我们吃鱼,但是你没有!”
苏轼晴天霹雳:“等等,弗娘……”
我做错了什么吗>
季驰光:“有一次半夜,宋仁宗想要喝一碗羊肉汤,但是犹豫再三,害怕因为他今天开了这个先例,后期御厨们为了满足他的口腹之欲,就会每天宰杀活羊备好,等着他晚上吃宵夜,从而导致每年无辜死去的羊要多上几百头。所以,他最终忍饥挨饿了一个晚上。”
赵光义:“……”
这么傻的孩子就能是他家里的吗?
他的眼睛滑向了旁边站着的儿子赵恒。
这个看着也没这么傻啊!
季驰光:“关于白衣卿相柳永,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故事。”
“很多人误把那个将柳永录取资格革除的皇帝以为是宋仁宗,因此作为了宋仁宗的黑料之一。”
柳永猛的从妓子怀中抬起头。
“胡说八道!”
他嚷嚷道:“官家是再好不过的皇帝了!谁胡说的?!”
革了他资格的明明是真宗陛下,官家宽容仁善,放宽尺度,让他得以入仕――这样的好人,谁敢拿他当黑料来编排官家?就是良心全丧了不成??!
他脾气上来了,正准备连主播一块儿骂,没想到主播反倒是很快澄清了这个谣言:“其实并不是,干出这种事情的人是赵恒――赵祯登基的时候,柳永都三度落榜了。”
柳永老脸一红。
季驰光:“赵祯好心,觉得他们这些频繁落榜的老考生实在是不幸,于是放宽了一些尺度标准,叫柳永也成功当了个小官。”
“柳永经历了赵恒这个一句话不合就把他给打下去的皇帝,因此对赵祯非常感激,还特意写了一句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来歌颂表达自己的感念之情。”
柳永连连点头:没错,官家就是这么好的皇帝!
季驰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赵祯也非常简朴。”
“他用的枕头被套、床帘等等,都是用久了的,颜色都灰败了的。”
“甚至在官员们看到的时候,他都说――朕居于宫中,自己日常生活的花费都是百姓的膏血啊,也不能随便浪费,要省着点花呀。”
赵匡胤感动不已:经历了赵恒这个败家子,他现在看赵祯真的是哪儿哪儿都好。
赵光义也感动,他的感动方式就是给儿子来了一巴掌:“看看你儿子!”
赵恒:“……哦>
季驰光:“还有一次,赵祯用惯了的梳头太监,见言官们请求削减陛下宫中的人员开支,大着胆子说了两句言官们的不好,虽然有所冒犯,但确实字字句句都是为赵祯着想。”
“但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赵祯心腹中的心腹,就是因此被打发出皇宫了。”
“理由是――他劝朕拒绝谏官的忠言,朕不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连赵廷美都感慨:“唉,这可真是歹竹出好笋,三哥,你说你这么个阴谋诡计用尽的人,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忠厚老实的孙子呢?”
赵光义怒目而视:“……老四,你不会说话,可以不用说。”
什么叫做阴谋诡计用尽?
他那是聪明好不好?!
不过,他心里也嘀咕:照着主播的说法,这还真是个好小子,就是不知道他治国怎么样?
虽然早先说他不能算是个好皇帝,但是从谏如流,宽容待下,还常怀一颗慈悲之心……这怎么不能算呢?
作者有话要说:
把苏轼拉出来溜一圈,宋仁宗讲完以后就是他跟苏辙的故事了。
这一章主要讲宋仁宗的好,下一章主要讲他的不好。
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西夏的建国时间,应该是刘娥死了以后,所以前面一章做了一部分修改。
历史上的王弗其实已经死了,但是……怎么说呢,我其实现在才发现这个时间的问题,其实我是比较磕她跟苏轼的,所以现在不是很确定,要改吗大家觉得?大家评论区说一下要不要改吧,我这边有点犹豫。如果不改的话就……当做私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