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2)
至德三年。
薛闻玉等来了回朝的嫡姐元瑾。
元瑾许久未归,归来便是大事。当初刚找到靖王的时候, 元瑾便想先回来一趟。可是靖王不让她回来,
元瑾曾在孩子敏哥儿满三个月的时候问过他:“……头先你非说自己伤势未愈, 也不肯放我走。如今你就算是断手也该好了, 怎会拿那伤口再拖延我!该让我回去了。”
朱正把妻抵在床上, 手按住她的手腕,沿着她的脖颈亲吻, 声音模糊而低沉:“到我的地盘上了, 你还想回去……”
他这便是饱暖思淫-欲!
元瑾羞愤挣扎, 可能是想把自己过去几年的禁欲补回来,靖王殿下经常在两人独处的时候就把她往床上带。他身强体壮的,需索无度, 弄得元瑾有时候看到他就要躲。
“敏哥儿都生下来了, 就是你再不让我回去, 我也要回去了!”元瑾推着他的胸膛,他便放弃了她的脖颈, 但还没等她喘口气,他就吻上了更敏感之处,元瑾浑身一颤。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朱说, “想回去帮你的宝贝弟弟?告诉你,想也别想。”
“如今你已不与他争夺天下,他也复了你靖王的封号。何必不让我回去。”元瑾苦口婆心地劝他, “再者我是答应过闻玉, 一定会陪着他的。不如我每年只回去几个月?”
朱略抬起她的下巴, 笑着说,可眼睛却微眯:“你觉得一个男人,会任自己妻跟别的男人在一起吗?”
“闻玉是我弟弟,不是什么别的男人。”元瑾盯着他的眼睛说。
“弟弟也是男人,何况你们二人并非血亲。”朱说着轻轻摩挲她的侧脸,“何况我又向来小气。”说着已是分开她的腿,快速地攻城略地,让她再也没有空暇想别的人。
这般谁也奈何不了谁,一直到再一年后,北边战乱,边疆被犯,闻玉催姐归的诏书足足来了十五道。朱都无法漠视成天坐在他家门口求见的山西众官员了。
皇帝虽然威胁不了朱,却能威胁山西的众官员。皇上说了,三个月之内若他们再不能让朱放元瑾归去,就撤掉山西一半的官员。
布政使抱着朱的腿痛哭:“殿下,就是为了山西,为了大局。您也不能得罪皇上啊……”
“您倒是不怕皇上,可咱们还是看朝廷的脸色过日子啊……下官上有老下有小,若没有了这俸禄。只好带着全家来殿下这里吃饭了。”
朱看着抱着他的腿干嚎的布政使,嘴角微抽。
演得再假点吧,嚎半天一点眼泪都没有。
不完全的大权在握,就是这点麻烦。他根本就不怕薛闻玉,但是有很多人怕。
那势必还是要去做一件事了,再这么拖下去,与薛闻玉两相对峙也不是办法。
当然,最关键的是,元瑾已经失去耐心,在策划出逃了。门前跪着求朱的官员只是拖延他,实则元瑾已经带着人,准备从后门溜走了。要不是朱回来得及时,她已经跑了,这是声东击西之术。
虽然朱心里已经同意随她回去了,但是看到她骑在马上对自己咧齿一笑,还是忍不住气得血气上涌。将人扯下马扔进马车,沉声吩咐手下前往京城,他把元瑾从头到尾教训了一遍。
还敢带着他的孩子一起出逃,她真是活腻歪了。
当车队终于到京城的时候,元瑾腿软脚软,只能被他抱着进定国公府。
如此自然不适合进宫面圣,第二天修整好了,她才亲自抱着敏哥儿,携着朱一同进宫。
纵然薛闻玉早就知道她已经与朱重新成亲,并且于一年前产下与朱的长子敏哥儿,但是当他看到跟在姐姐后面漫不经心身着华服的高大男子,还有姐姐怀中的那个到处张望的粉团子时。仍然觉得非常的不舒服。
孩子刚一岁多,穿着件讨喜的宝蓝团花绸卦,只在脑后留了一小撮头发,黑澄澄的大眼睛,嵌在白玉一样的小巧脸盘上,儿多像母,他与元瑾长得有五分的相似,漂亮极了。他异常聪慧,虽才过周岁多一些,但竟已能清晰地喊出人,并且用嫩嫩的指头指着梁柱上的龙问:“娘亲,那是什么?”
“是龙。”元瑾回答他。
他牙牙学语地道:“是嗡。”
又兴高采烈地指着飘出袅袅香雾的仙鹤:“那又是什么!”
孩子刚学会说话,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元瑾不得不耐心回答他:“是仙鹤。”
“是咯咯。”他一本正经地重复。
元瑾也不知道他所说的咯咯是什么。
当他指到薛闻玉,又问:“那是什么!”
元瑾不得不按下他的手指:“哥儿,这个是皇帝舅舅,不可不敬。快跪下请安。”
这粉团子脾气非常好的样子,立刻从他娘亲的怀里爬下来。被他娘亲扶着,乖巧地行了个礼,“舅舅安好。”
与他背后那个,只是冲他点点头就了事的朱相比,倒是又显得可爱许多。<br/元瑾则戳了戳朱的手,明明来的时候在家里说得好好的,怎的到了这里,他又不干了。
朱看了她一眼,才给薛闻玉行了礼。
薛闻玉只是淡淡颔首,也并无亲热应答。
两人之间,却似比原来还有生分了,一时间殿内只余寂静。
过了一会儿,朱才道:“阿瑾,我看老夫人独自逛园也无聊,不如你去陪陪她吧,我一会儿就过来。”
他们二人要说什么?
元瑾看了看薛闻玉,又看了看朱,觉得两个都不是善茬。这两年,薛闻玉把持朝政,几乎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帝王。而朱手握边疆重权,两人又回到了当初鼎力之势,虽然因为已是大舅子和姐夫的关系,未有过兵刃相见,但也绝对算不上友好。
“无事,姐姐去吧。”薛闻玉则温和地笑了笑道。
他这两年也成熟不少,至少要比原来内敛多了。寻常时候,元瑾都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元瑾无奈,只能说:“凡事好商量。”她抱着小团子离开,小团子却不乐意,他对乾清殿的一切陈设都非常感兴趣,不停地要求要留下来玩。直到被元瑾拍了两下屁股,才算是老实起来,委屈地伏在母亲怀里被抱出去了。
待她抱着孩子走后,朱才坐下来,姿态随意。一扫方才还勉强算是尊重的态度。淡淡地道:“明人不说暗话,今日本王来找陛下,一则是为请安,二则是来谈条件的。北边再次犯边境,想来陛下最近也是为此事焦头烂额,朝廷可用之人不多,能在短时间内为你除去叛乱的人更少。”
薛闻玉表情仍然不变:“靖王殿下说这事是何意。”
“我能为陛下扫清敌人,只需陛下答应我几个小小的要求。”朱一笑说。
“哦?”薛闻玉轻描淡写道,“靖王现在是臣,朕是君。朕若派靖王出站,靖王似乎并不能拒绝吧。”
朱听着就笑了,他说:“薛闻玉,这里也没有旁人,你不必将那套拿出来。你我之间若是真的一战,谁胜谁负你心里有数。如今我只有一个条件,将山西以及周围地区,全部划为我的封地,自此后朝堂不再插手,就是官员的任用也必须通过我。我便能保你的边疆一辈子无忧,也不会对你的帝位有任何想法。”
朝廷被北边所胁,的确需要朱上战场,他行兵之力无人能比。但是这么长时间,薛闻玉都没有下旨让他上战场,那是因为薛闻玉心里清楚,一旦他有了要用朱的地方,朱肯定会趁机提出无理要求,比如现在这样。
这要求着实是霸道,就算要将山西划为朱的封地,也绝不可能将地方官员的任用交给他,这和自立为王有什么区别?古往今来就从没有这样的惯例!真如他所言,那不如将山西直接送给他罢了!
“靖王殿下这话,是觉得朝廷除你之外,真无可用之人了?”薛闻玉强压着心中的愤怒,淡淡道。
朱听了一笑:“陛下治国初始,国库尚且空虚。若派顾珩上战场,将战事拖延三四年,那将国穷民贫,我相信殿下自己也明白这点。”
“陛下可万不要生气。”朱的情绪却依旧平静,“我觉得这是一笔合适的买卖。陛下再也不必将我当敌手对待。说真的,我对于管天下事也兴趣不大,希望陛下能够好生考虑,这也是将会是我最后一个条件,我不会再退让。”
薛闻玉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知道,若论行军作战,谁能真正比得过朱。只有他能够快速解决争端,保万民康泰,他现在身在这个位置,就必须要为百姓,为天下考虑。不能光凭自己的喜恶做事,要有长远的谋划。
可将山西送给他,那也是痴人说梦!
且这次若让他占了上风,那以后岂不是次次都要被他所压制了?
他强压着怒气说:“爱卿倒真是为国为民了。”
朱笑道:“陛下为国,那臣自然就为国。”
薛闻玉不想再与他多说,只冷淡至极地道:“爱卿退下吧。”
朱一笑,也并没有逼他。起身拱手告退,准备去找元瑾了。
刘松端着一杯热茶进去给陛下换上,只见陛下正眼神冰冷地盯着靖王离去的方向,在他的贴身太监面前,毫不掩饰他性情中的阴鸷。刘松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会心中发冷,不敢说话。
薛闻玉看了一会儿,才说:“摆驾去慈宁宫。”
姐姐既回来了,便会在那里等他。
刘松应喏很快去准备了,等闻玉乘着轿撵到慈宁宫门口时,果然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
却是平日代管宫中事宜的太妃,在与元瑾悄声说话:“……旁的都好,唯子嗣一项是我担忧,陛下即位已久,后宫嫔妃也总有十几人,如此几年,却无一人有孕……”
闻玉站在门口一顿,太监立刻想要通传,却被他抬手止住。
里头传来元瑾的声音:“太妃为陛下操心甚多,我感激不已。不过这子嗣一事,可是闻玉不曾招幸……”
太妃叹道:“长公主与我同有此疑,可我私下找嫔妃问过,并非如此。当真是说不出什么原由。长公主可知道其中是什么缘故?”
里头元瑾沉吟,不再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