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番外一(1/2)

暑假的第二个星期, 顾挽就把兼职工作稳定下来了。

上班的画室与季言初的律所就隔了一条街,隐在市中心最繁华的CBD大楼后面,颇有闹中取静的韵味。

通往画室的楼下,也有一条不长不短的巷子, 好在不是迎江那种偏僻寂静的, 人来人往, 豁亮而喧闹。

每当夕阳西下,暖橘色的光斜斜照进巷子, 季言初从这里走过, 去接顾挽下班的时候,也还是会有种虚实交错的恍惚感。

时间仿佛能回到他十八岁的那年, 他总靠在背阳的墙边等顾挽下课。

一抬头,就能看到被阳光照亮的那截楼梯, 小姑娘乖乖巧巧的背着画板,从上面慢吞吞的走下来,即便看到他, 也似乎永远是一脸不为所动的淡然。

要到多年以后的现在, 他才明白, 那双故作冷淡的眼睛里, 当时到底掩藏了多少秘而不宣的情绪……

七月底,良娣奶奶去世的噩耗传来。

老人被病魔折磨了几个月,虽然亲人离世难免伤痛,但至少不用再看着老人家生不如死,到最后走了,闻雅一家反倒替她松了一口气。

只是姥姥有点接受不了, 得到消息的那天, 就已经偷偷抹过几次泪, 后来去殡仪馆告别,情绪就更加低落,全程几乎没怎么说话。

顾挽这天也请了假,陪着季言初和姥姥一起来送别。

虽然因为闻雅的关系,良娣奶奶一直对她没个好脸色,但是想起第一次见她,小老太太说话很急,牙齿还总漏风的样子,依然觉得很可爱。

回来的路上,车上的气氛尤为沉重,顾挽是第一次去殡仪馆送别逝者,情绪一时也有点缓不过来。

“姥姥,要不您还是搬回来住吧?”

季言初很担忧姥姥的状态,把她一个人送回敬老院不放心,车上好说歹说的劝。

顾挽也从旁帮腔:“是啊姥姥,您回来住吧,您一个人在敬老院,言初哥就总挂着,干啥心里都不踏实。”

“我不回去了。”

姥姥偏头看着窗外,不知是不是又想起了良娣奶奶,叹了口气,喃喃的说:“我们那帮老伙计在一起也待不了几天,多待一天就赚一天,你们就别为难我了。”

这个问题,季言初不是和她争论过一两次,老人每次都态度很坚决,软磨硬泡都无济于事,偏偏又不能跟她急,她还有个高血压。

所以每次,最后都是季言初忍气吞声的妥协。

车子开到敬老院,上楼刚进房间,姥姥忽然又说想吃蛋糕,她让季言初去给她买,还叮嘱她要买两份。

平时他们给姥姥买蛋糕就习惯性买两份,一份给她,一份给良娣奶奶。

季言初心里有点难受,临走前悄悄交代顾挽,让她陪着老人多说说话。

等他走后,房间里陷入短暂的安静。

姥姥坐在窗前的轮椅上,看到季言初高大的身影从院子门口走了出去,她神情有片刻的恍惚,记忆忽而清晰又凌乱。

仿佛上一刻,眼前还是他十几岁的样子,每次来看她,总带着一身的伤,怎么问,都倔强的说是不小心摔的。

一眨眼,单薄清瘦的少年长大了,不再是脆弱可欺的小可怜,不仅变得伟岸强大,甚至身边都有了风雨不弃的那个人,也不再落寞孤独。

姥姥欣慰地叹了口气,蓦地问顾挽:“挽挽,言言他妈妈……是不是走很久了?”

没提防她会猛然间问出这样一句,顾挽呆呆地看向她,一时不确定该怎么回答。

她记得姥姥糊涂的时候是不知道温馨去世了的,而且季言初也说过,他并没有在姥姥面前提及过温馨去世的事。

所以顾挽有些为难,恰恰又是良娣奶奶刚走她正伤心的档口,所以尤其害怕自己有什么言语不当,会刺激到老人。

见她僵在那里半天没说话,姥姥面色柔和下来,指了下旁边的椅子,和蔼的说:“你们不用瞒着我,我都知道。”

不等顾挽说话,她径直解释:“今天在殡仪馆看到良娣那张遗照,我想了很久,仿佛以前……也在哪里见过这种照片。”

停顿片刻,等顾挽搬着椅子坐到了她旁边,才又笑着说:“回来的车上,我突然想起来了,我看过的那张,是我女儿温馨的遗照。”

她之前说话,很少这么言语明朗,逻辑清晰,顾挽犹疑不定地打量她一眼,谨慎的问她:“姥姥,您……想起什么来了吗?”

“嗯。”姥姥慢悠悠地点头,视线不知不觉又朝窗外很远的地方飘:“……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

“这些年,言言应该过得很辛苦吧?”

那些细枝末节虽然记得模糊,但这一点,她却尤为笃定。

顾挽无言,缓缓握住姥姥的手,视线垂得很低,沉默良久后,才若有似无地点了下头。

“嗯,非常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