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2)

因为没有别人,?傅清芳便与刘嬷嬷面对面对着,她拿了手帕亲自给刘嬷嬷拭泪,劝解道:“嬷嬷,?这芍药有孕,老太太喜得不行,?可是郑思远却未必高兴,?他为了苏月凉能给我这个结发妻子下药,纳了苏月凉却又宠幸了别的女人,还有了孩子,?要是苏月凉知道了,?恐怕跟郑思远有的闹呢,到时候他们肯定会狗咬狗的,?咱们正好在一旁看热闹。”

这倒不是傅清芳随便猜测的,?苏月凉在现代社会长大,?一夫一妻的思想已经深入心中。那本话本上可是说了,?自从苏月凉进了府,?郑思远就没在傅清芳这个正妻府里过过夜,?平日里就连多看一眼貌美的丫鬟,苏月凉都要吃醋好久。

现在郑思远有了苏月凉,?还纳了通房有了孩子,苏月凉要是知道了,能善罢甘休吗?

当然是不能的了。

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跟郑思远闹呢。

刘嬷嬷又骂了几句,说道:“小姐,我冷眼看着,?这老太太对芍药肚子里的孩子可是看的宝贝的紧,比起苏月凉的孩子,老太太还是看重芍药肚子里的这个。那苏月凉马上也要生了,?老太太本来准备了不少东西,打算让人送去边城,现在芍药诊出身孕,老太太也不说让人去送了,就跟忘了这回事似的。”

傅清芳笑笑:“苏月凉是因为肚子里有郑思远唯一的一个孩子,老太太才愿意让她进门的,现在芍药又有了身孕,老太太怎么可能还看得上苏月凉肚子里的孩子,呕都要呕死了。”

刘嬷嬷就道:“郑思远跟苏月凉两个贱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遭到报应呢,小姐,咱们等着,那两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傅清芳没有说话,心里也是赞同刘嬷嬷的话的,要是那个还被蒙在鼓里的傅清芳还算了,现在她知道了自己被下了绝子药的事,怎么可能放过苏月凉郑思远,他们当然是不会有好下场了。

芍药有了身孕,郭氏没派人来通知她,她也就当做不知道。

不过最先沉不住气的是郭氏,她派了身边最得用的钱嬷嬷来告知她芍药有孕的事,

傅清芳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脸上还是表现出惊讶来,问道:“嬷嬷说的可是真的,芍药真的有了身孕了?”

钱嬷嬷笑着道:“奴婢怎么敢欺瞒夫人,柳姨娘的确有了身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

芍药是郑思远的通房,要是被提为姨娘,自然得傅清芳这个郑思远的正妻来做这件事,现在郭氏直接越过她去,把芍药提为姨娘了。

傅清芳倒是没什么意见,笑着说道:“芍药现在是柳姨娘了?这也是应该的我当日说了,不管是谁,只要有了身孕就提做姨娘,现在芍药有了身孕,老太太把她提做姨娘也是应该的。钱嬷嬷,我现在不在府中,府里的一切事宜都要老太太做主,柳姨娘既然有了身孕,月钱就吃双份吧。”

傅清芳这样说了,钱嬷嬷低头称是,又说了几句闲话,她才说起这次来的目的。

芍药要做姨娘,郭氏虽然发了话,可也得过了傅清芳这个明路才行,钱嬷嬷这次来,就是请傅清芳回去一趟,把这事给办了。

“嬷嬷,不是我不想回去,实在是身体不太好,前些时候我觉得身子好了些,就跟几个孩子在后山玩耍了一会儿,谁知道被风给吹了,当日里就病倒了,这么些时候根本就没下过床,实在是回不去啊。”傅清芳就道:“柳姨娘的事我既然知道了,就没有推脱的道理,等我身子好了,必定回去把这事给办了的。”

傅清芳的脾性钱嬷嬷是知道的,看着软和,其实最是滑不溜秋的,上次老太太并族里的好些夫人都没把她给劝回家,今日她说不回去,那必定就是不会回去的。

傅清芳不回去,钱嬷嬷自然是没什么法子的,回去把傅清芳的话原原本本说给郭氏听,郭氏倒是没怎么生气。

傅氏虽然不回来,可也同意了柳姨娘的事,回不回来也不碍事。

钱嬷嬷回话的时候,柳姨娘正在郭氏房里伺候.

芍药好不容易做了侯爷的女人,却被当胸一脚给踹了下来,本来她都心灰意冷,打算就这么过一辈子了,谁知道老天又给了她意外之喜,让她有了身孕了。

侯爷是不待见她的,夫人跟她又是天然的敌对立场,她只能依靠郭氏了。

柳姨娘本来就是郭氏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伺候了郭氏好些年了,对郭氏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现在她有心对郭氏献殷勤,加上她又有了身孕,郭氏就又看重她一层,两人相处起来更加融洽,倒是真的有几分正经婆媳的样子。

见到钱嬷嬷回来,夫人却没回来,柳姨娘就道:“老夫人,这夫人的身子不好,不回来也是可以的,只是我到底名不正言不顺的。”

郭氏就道:“你不用理她,这傅氏打心眼里不把我放在眼里呢,刚给思远屋里添人的时候我就跟傅氏说清楚了,不管是谁,只要有了身孕就提做姨娘,生下儿子的,就记在傅氏的名下充作嫡子。”

郭氏说了这话,柳姨娘心里就火热起来,这府里虽然请立了世子,这郑明煦可不是侯爷的亲生子,是当时事权从急从族里过继过来的。要是侯爷不回来还罢了,现在侯爷回来了,难道老夫人跟侯爷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侯府落入旁人的手中?

苏姨娘虽然生产的日子就在眼前,可因为她的名声实在是不好,老夫人对她可是不满的很,之前自己没怀孕的时候,老夫人对苏姨娘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两分期待的,现在自己怀孕了,老夫人对苏姨娘的肚子是一点都不在意了,就连给苏姨娘准备的东西都不让人往边城送了。

这苏姨娘跟夫人也是不对付的,想必苏姨娘即使生下了儿子,夫人也不肯抱过去养吧。

要是自己能生下儿子,记在夫人的名下,夫人把孩子给抱过去养,这侯府

至于孩子抱给夫人养,就不能在自己身边长大了,柳姨娘倒是看得很开,一来夫人是正儿八经的夫人,又是名门之后,教养孩子自然比自己要好,二来孩子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她不是那目光短浅的人,为了自己把孩子给耽误了。

柳姨娘越想心里越热,脸上难免就带了点欢喜的模样。

郭氏见了,就说道:“这孩子即使记在傅氏的名下,也是养在我的身边的,你也不用担心母子分离的。”

养在老夫人的身边,那就更好了,自己要是想看看孩子的话,在老夫人的院子里,怎么也比在夫人的院子里方便。老夫人也是出身大家的,教养孩子自然也是有一套的。

再说了,要是孩子真的养在老夫人的身边,老夫人自然更加看重,这离那个位置不是更近了一些。

柳姨娘赶紧起身给郭氏行李:“谢谢老夫人。”

郭氏就道:“快起来,我不是说了吗,你有了身子,以后就不用动不动的给我行礼了,身子要紧。”

柳姨娘赶紧说道:“老夫人,这礼不可废,我虽然有了身子,可也不能就偷懒不给您行礼了,要是那样的话,这规矩不就乱套了吗?”

这话郭氏爱听,就笑着道:“还是你守规矩,咱们这府里的大小主子,也就是你把我这个老婆子放在心上,哪像别人,我的话听都不带听的。”

柳姨娘就在心里想到,夫人是个心理有算计的,心机手段都有,嫁入侯府这么多年无所出,还不是牢牢把侯府后院握在手里,这次说是要给侯爷祈福,其实是不想呆在侯府了,老夫人三请四请的,都没把人给请回来。

闹得满城风雨的沈秋石投毒案,老夫人亲自去求夫人撤了案回来,夫人都不肯,气的老夫人在府里骂了夫人半天,可就是对夫人无可奈何。

之前她在老夫人身边的时候,老夫人不知道给夫人使了多少绊子,可都被夫人给化解了,要是说起来,老夫人说的话,夫人要是不想听,还真的就不听。

至于苏姨娘,老夫人看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份上,一开始对她还是有点好颜色的,可随着苏姨娘在京城里惹出来的那些风流账,老夫人早就对苏姨娘没了耐心,要不是侯爷把她带到边城去了,恐怕苏姨娘的生产之日,就是她的归西之日。

这两人都让老夫人心存不满,可不就是自己的机会吗?

柳姨娘赶紧奉承了郭氏几句,说的郭氏是浑身舒畅心花怒放,赏了柳姨娘两样东西。

柳姨娘怀孕的消息,郭氏自然写了信告诉了自己儿子,只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儿子接到信看到柳姨娘有孕的消息,不是高兴,而是出了门头冷汗。

这要是让月凉看到这封信,还不知道要怎么跟他闹呢。

月凉马上就要是生产了,这女子生产就是过一道鬼门关啊,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一尸两命的。

郑思远可不敢让苏月凉看到这封信,把郭氏给他写的信扔在火盆里点燃了。

直到那封信在火盆里化为灰烬,郑思远才松了一口气。

侯府后院之事,知道的人自然是不多的,只有两个侯府过来的下人知道,郑思远把人给叫进来,仔细叮嘱了一番,要是边城有人知道侯府有人怀孕的消息,那他们全家老小全部发卖。

吓得两人赶紧磕头发誓,说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绝对不会往外传一个字。

两人心里发了誓,心里还是有些不明白,这侯爷的岁数可不小了,妾室有孕是好事,怎么就不让往外说呢。

只是侯爷是主子,他们是下人,主子吩咐了,他们自然是要照办的,即使心里再想不明白,也不能问出口来。

这事,就这样被郑思远给瞒了过去,苏月凉对侯府之中郑思远的妾室有孕,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直到后来郑思远被调回长宁城,苏月凉带着孩子跟他一起回去,才知道对自己发下同生共死誓言的人早就跟别的女人有了孩子。

她愤怒,她失望,她悲伤,她大吵大闹,可是都无济于事了,她只是侯府后院的一个姨娘,有什么资格跟郑思远闹呢。

即使郑思远低声下气地求她原谅,可是她不想原谅,她想离开这里,想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男人,只是这侯府进来容易,出去就难了。<br/她出不去了。

可这也只是开始,她逃不开避不了,受尽折磨。

傅清芳在皇觉寺里呆的倒是自在,这里毕竟是佛门之地,不好吃荤腥,只要天气好,傅清芳就带着三个孩子去皇觉寺不远的镇子吃饭。

算是给孩子们补充营养了。

牛乳鸡蛋,更是每日都必不可少的,孩子们被她养的各个面色红润,跟刚来侯府的样子可是大不一样了。

听明煦回来说,他老师又收了两个学生,家中也都是富裕人家,年纪也都跟明煦差不多大的。

章嘉歆进士出身,教导几个刚启蒙的幼童实在是屈才了,只不过身上有了功名的都是奔着出仕做官这条道路去的,即使章嘉歆学问再好,他也是被当今陛下亲口罢免的,那些秀才举人谁愿意拜他为师。

四月初,边城来了信,苏月凉产下一子。

郑思远再怎么厌恶傅清芳,她也是郑思远的妻子,苏月凉有了孩子,必须得跟她说一声。

这郑思远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信上竟然说要把这个孩子记在傅清芳的名下。

傅清芳当时就给看呆了,记在她的名下,苏月凉能同意?这郑思远是怎么了,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只是稍微一想,傅清芳就明白了,现在柳姨娘也有了身孕,郭氏对柳姨娘的孩子是看重的很,根本就不把苏月凉的孩子当一回事了。要是柳姨娘也生下了儿子来,按照郭氏的性子,是一定要把孩子记在傅清芳的名下的。

这样一来,那孩子不就是嫡子了吗?以后由谁来继承侯府,那就说不准了。

毕竟有嫡子在,可没有庶子继承爵位的先例啊。

所以郑思远也想把苏月凉的孩子记在傅清芳的名下,以后给孩子请封世子不就名正言顺吗?

傅清芳倒是没立即给郑思远回信,而是收拾好了去了侯府一趟。

好长时间没回去了,也该回去看看了。

再说了,郑思远的长子出生了,她怎么也得回去跟郭氏商量一声吧,再怎么说,那孩子也叫她一声母亲,总得送点什么东西去边城吧。只是不知道苏月凉看到自己这个孩子的“母亲”给孩子送的东西,心里会怎么想呢。

傅清芳决定,即使是为了恶心苏月凉,也要让人把礼服准备的丰厚一点,反正又不花她的钱。

郭氏见到傅清芳,既没什么好脸色,也没什么好话:“我还以为你不回侯府了呢,当初三请四请的,也没见你回来啊。”

傅清芳就笑道:“当时我病的厉害,就怕回来把病气过给老太太,那岂不是我的罪过了?现在我身体好了,当然要回来看看老太太,尽尽孝心了。再怎么说,我也是侯府夫人,要是长时间不回来岂不是让外人看了笑话。”

傅清芳的嘴巴一向是厉害的,几句话就噎的郭氏说不上什么话来,只能冷哼一声:“你这嘴巴倒是越发利索了,连我都说不过了。”

“老太太您说的什么话,我但凡学到您的一成,以后就受用不尽的。”傅清芳话音一转,说道:“老太太,您也知道,这苏姨娘生了一子,侯爷亲自给取名叫明澜,咱们该送些什么东西去边城,您吩咐一声,我这就让人去准备。”

傅清芳说起正事,郭氏就不好再拿话挤兑她了,说道:“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你看着添点什么东西就好了。”

就在这时,外面的丫鬟来报:“老夫人,夫人,柳姨娘来了。”

郭氏脸上立时就带了笑:“快让她进来。”

柳姨娘怀孕还不满三个月,此时刚微微显怀,她进了门先给郭氏行了礼,又给傅清芳行礼。

不待郭氏说什么,傅清芳就赶紧说道:“你现在正怀着身子呢,快点起来。”

柳姨娘还没起来,傅清芳就吩咐人:“还不赶紧给柳姨娘拿个绣墩来,让人坐下,现在她怀着身孕,没那么多规矩了。”

立春亲自拿了旁边的一个绣墩,放在傅清芳右手处的椅子旁,笑着说道:“柳姨娘,坐。”

平常时候,因为傅清芳不在,郭氏又体恤她,柳姨娘都是直接坐在椅子上的。

现在傅清芳在,她就只能坐在绣墩上了。

待到柳姨娘坐下,傅清芳问了她几句话,都是衣食住行的,柳姨娘恭敬柔顺地回答了。

傅清芳笑着道:“你现在是双身子,想吃什么,尽管吩咐府里的人去做就行。”

柳姨娘赶紧说道:“谢谢夫人惦记。”

傅清芳就又道:“你好好养胎,再给府里添个哥儿才好呢。”

说完,她又对郭氏说道:“老太太,侯爷给我来了信,说是想把明澜记在我的名下,我不敢擅自做主,特意找您来商量。”

她说这话的时候,柳姨娘立即就伸长了耳朵听着,要是苏姨娘的孩子真的记在了傅氏的名下,那孩子可就是嫡子了,加上有侯爷的偏爱,这府里以后还有自己母子的什么事吗?

那个孩子可千万不能记在傅氏的名下啊。

傅清芳说完,郭氏脸色立即就不好了,那个苏月凉倒是有本事,竟然勾的儿子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是傅清芳知道了郭氏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是会替苏月凉喊声冤枉,要把郑明澜记在她的名下,恐怕是郑思远瞒着苏月凉做下的这个决定。

那个话本上郑明澜的确也记在了她傅清芳的名下,可那个时候苏月凉可是以妻子的身份进的侯府大门,跟傅清芳平起平坐的,即使孩子记在傅清芳的名下,也是一直跟在苏月凉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